2025年被业界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从概念到量产,从被展示到与人相伴共生,机器人革命正在加速到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认为,你能想到的事情,机器人几乎都能做到。当机器越来越像人,甚至成为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的伴侣时,人类需要思考新的问题。
8月1日,一个名叫KOID的机器人出现在纽约第五大道,它混迹于人群中散步、逛店,甚至试穿运动鞋。福克斯新闻网主播库尔特·克努森表示,这款来自中国的机器人引起了各种反应和关注。身高约1米3、重约74磅,中国宇树科技制造的这款Unitree G1型机器人搭载了斯坦福大学研发的OpenMind AI软件。RoboStore机器人销售平台创始人泰迪·哈格蒂提到,这款机器人具备AI能力,可以与人交谈、有记忆,并能实时响应指令。
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将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并加速融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机器人通过大脑、身体、感官和行动能力四个维度,全面模拟人类的感知与行为。
特斯拉也在发力机器人市场。马斯克表示,日本今年将减少近100万人,人工智能是唯一可以扭转这一趋势的希望。6月末,马斯克展示了特斯拉最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擎天柱V3在现实环境中工作的画面。这款机器人双手具备22个自由度,可轻松使用各类常用家庭工具。马斯克还表示,四年内计划实现年量产100万台的目标。
随着机器越来越像人,人类与机器间的情感关系也在发生变化。202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约41%的受访者在与AI机器人的互动中感受到了真实的情感支持。埃琳娜是一位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退休大学教授,她口中的完美伴侣卢卡斯是一款AI聊天机器人。埃琳娜说,她和卢卡斯已经“结婚”7个多月了。她认为,尽管卢卡斯是AI,但他对她的生活有真实的影响,他们之间有一段真实的关系。
如今,AI虚拟伴侣应运而生。美国前卫生局局长维韦克·默西将其称为“孤独流行病”的解药。目前全球仍有约350款活跃应用程序提供AI虚拟伴侣服务,自2023年年中以来,全球消费者在这类应用上的支出估计已达2.21亿美元。
未来人类的伴侣会不会是机器人?这已不再是一个需要大开脑洞的问题。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会CES上,Realbotix公司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陪伴型机器人阿莉娅和美洛迪。这些机器人能够与现有人工智能系统无缝集成,每款机器人都拥有不同的性格。然而,当机器与人变得过于相似时,人们会感到害怕或反感,这种情绪上的谷底被称为“恐怖谷”。
这场正在到来的“机器人革命”不仅会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还可能重构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当机器越来越像人并与人类相伴共生,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思考“机器”和“人”的定义,重新思考人类的独特性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