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缴纳社保背后考量。下个月,全国社保将全面强制征收。作为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保账户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自然收支连续12年出现赤字,对财政补贴的需求不断增加,与广义政府工资支出、利息支出一起,已经超过了税收的承受能力。过去土地收入还能提供一定帮助,但现在情况更加困难。
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很难理解政策的真正含义。从宏观角度来看,可选的措施包括:
设立新税种并不容易,高收入人群更愿意接受反腐而不愿接受累进税。相比之下,对国债利息收入征税和房租新规更容易推进,因为受影响的人群可能不会立即意识到自己被征税了。加强现有税种的征管是目前的主要方向,例如对炒美股账户的补税和对企业查账,这使得原本的灰色空间逐渐减少。非税收入也成为地方财政的重点财源。
减少利息支出主要通过化债实现,包括降低利率中枢和清理隐性债务。隐性利息支出的比例高于社保补贴,因此化债是有必要的。然而,化债过程中赤字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显性债务增量创纪录,这意味着债务本金将继续推升整体利息基数。
减少广义政府工资支出和社保支出也是考虑的方向。直接降低社保支出不太可行,只能减缓其增长速度。延迟退休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除了这些措施外,经济学家还提到扩大国企利润上缴比例,但这涉及复杂的考量,暂不讨论。
全面社保强制征收可以看作是加强征管的一种工具。它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也值得关注。有研究显示,强制征收将导致企业FTP平均下降17%,社保缴费率每上升1%,就业人数平均下降0.8%。社保缴费负担加重会对低收入人群产生负面影响,社保缴费率大幅上升6.45个百分点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约11.13%,就业人数减少2.35%。
虽然强制社保可能会减轻第四本账的赤字压力,但可能导致税收进一步疲软和失业补贴增加。供应减少(小企业消失)和需求减少(收入和就业承压)都会影响经济。无论如何,总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承受更多苦涩,以使其他人少受一些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