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小伙深夜刷剧脑血管崩了 颅内动脉瘤破裂险致命!7月1日凌晨1点,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楼前,急救车呼啸而至,一名年轻男子躺在担架上被送进急诊抢救室。26岁的张先生深夜刷剧时突发头痛,呕吐后陷入昏迷。医生检查发现是脑中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
张先生的妻子向医生描述了事发经过:“他躺在床上刷剧,突然说头好痛,接着就开始呕吐,不到半小时就昏迷了。”张先生被送到急诊抢救室时已是深度昏迷状态。急诊CT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系统积血和急性脑积水。病情危重,张先生因呼吸功能障碍紧急进行了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廖萍在全麻下为患者实施了“脑室Ommaya囊植入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成功降低颅内压,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关键时间。
待张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后,7月2日通过全脑血管造影(DSA)明确了病因——左侧小脑后下动脉存在一大小约2.8mm×3.0mm的动脉瘤,其破裂正是出血的源头。神经外科副主任马骏表示,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发病死亡率高达30%,二次出血死亡率超过60%。由于同时合并吸入性肺炎和呼吸衰竭,张先生的病情更加危重复杂。明确病因后,马骏带领团队为张先生实施了“左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复查显示动脉瘤已完全闭塞,载瘤动脉及远端分支血流通畅,成功拆除了这颗颅内“炸弹”。
术后,张先生顺利转入重症医学科(ICU)持续监护治疗,并积极处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在多学科团队的精心诊疗与护理下,张先生病情逐步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经过17天的精心治疗,张先生从深昏迷转为清醒,出院时已能独立行走。
近年来,脑血管破裂年轻化趋势明显,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7月份已收治5例因脑血管破裂出血的患者,其中有3名是年轻人。以张先生为例,他的脑血管破裂出血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未控制,有3年高血压病史但从未规律服药;吸烟加速血管老化,每天2包烟的习惯使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持续损伤血管内皮;忽视早期信号,张先生发病前曾间断头痛3天,但他误以为是工作劳累,未及时就医。
预防脑血管破裂的方法包括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建议有高血压、吸烟史或家族动脉瘤病史者40岁起每年做一次脑血管CTA或MRA检查;控制“三高”并戒烟,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吸烟者应立即戒烟;警惕“雷击样头痛”,突发剧烈头痛、颈部僵硬、视力模糊时必须立即拨打120。每延误1小时,致残率增加10%。
马骏提醒,脑血管破裂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长期不良习惯的“总爆发”,希望更多人重视血管健康,远离“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