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果连锁巨头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因在视频中的言论引发争议。截至8月11日港股收盘,百果园股价报1.74港元/股,跌0.57%,盘中一度跌8%。
在回应“百果园水果太贵”的问题时,余惠勇表示,商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他认为百果园多年来一直在教育消费者成熟,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还指出,如果消费者不知情,只能选择便宜和看价格。百果园会在成本上继续优化,但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百果园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2019年推出大生鲜战略,宣布进入生鲜市场,将业务扩展至生鲜零售。2023年1月,百果园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余惠勇认为,想给顾客留下便宜的印象很容易,因为不同品质的水果价格差异很大。他举例说,阳光玫瑰从几十元一斤降到几元一斤,真正好的阳光玫瑰需要严格控制产量和使用有机肥,所以价格较高。然而,一些网友认为,在信息透明的时代,卖水果的百果园想教育消费者了解水果溢价并不现实,行业缺乏技术创新,品牌定位高不成低不就易受内卷冲击。
8月11日上午,今日霍州记者实地探访了上海一家百果园店铺。店员表示,热搜视频内容多数为掐头去尾,其本意是让客人有更多选择,并非教育消费者。店内平时有优惠活动,每天会有一样水果打折,且也有便宜的水果供消费者自行选择。对于店内商品售卖方式与价格,店员表示,百果园的阳光玫瑰、小番茄等水果价格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较贵,但百果园开了数年,并非第一天定价。
据查询,百果园小程序显示,秘鲁超大蓝莓125g售价25.9元,A级云南阳光玫瑰青提500g售价20.9元。对比另一个生鲜电商平台,云南阳光玫瑰青提500g售价14.8元,秘鲁超大蓝莓125g售价19.8元,整体价格略低于百果园。
水果供应链资深从业者秦清分析称,优质阳光玫瑰的价格相对偏高,主要原因是种植成本高。当前水果市场竞争激烈,电商平台和团购模式的普及推动水果价格持续走低。他认为,消费者食用水果的需求中,情绪价值占据重要分量,品牌方应避免采用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沟通方式。
去年,百果园集团面临水果零售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双重挑战。去年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滑9.8%;所有者应占利润为-3.8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62亿元,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1.5%减少至7.4%。财报指出,主要是由于国内消费疲弱,公司去年下半年采取措施优化毛利率较低的产品阵容,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与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
截至去年底,集团零售门店同比减少约15.9%至5127家零售门店,净减少966家。百果园鼓励加盟商将门店搬迁至低租金收入比的地段或关闭高租金收入比的门店及经营不善的零售门店,更加专注于租金收入比更可持续的优势门店。此外,重新分配资源,向高复购率及高营业效率的位于核心商业区的零售门店提供更多资源。
另一家水果零售集团内部人士张舍表示,高端水果的经营虽存在一定难度,但未来行业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明确。当前国内水果的品质正持续提升,已逐步具备与国外优质水果同台竞争的实力。不过整体来看,大众水果通常量大,利润更高。谈及高端水果的核心竞争力,秦清表示,品质始终是关键。但在终端渠道管理上,加盟店模式的管控难度显著更高,需承载门店选址、新开门店拓展、低效门店关闭、加盟商资质审核、配货送货等一系列运营环节,尤其在加盟店的价格管控、品质把控、进货渠道规范等方面更需投入大量精力。这种重运营模式不仅会推高终端售价,也使得整体经营难度加大,盈利空间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