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男生遭欺辱 被逼跪地爬行学狗叫 未成年施暴引深思!一段视频中,白衣黄发少年跪在野地中,皮带抽打声、嘲笑声混杂着被逼出的“狗叫”,成为这个夏天最刺眼的画面。甘肃岷县这场发生在5月的欺凌事件直到7月视频流传后才被揭开——16岁男生遭多人围殴,被逼吃避孕套、爬行学狗叫,而施暴、围观、拍视频的6人全是未满18岁的少年。
视频截图定格的瞬间让人脊背发凉:有人持械站在一旁,有人抡起皮带抽打跪地少年,更有人将避孕套塞进他嘴里。从扇耳光、揪头发到拳打脚踢,施暴者的动作熟练又残忍,围观者的笑声里听不出丝毫犹豫,拍视频的镜头更是全程记录,仿佛在炫耀一场胜利。
现实的细节比视频更令人揪心。事发地是岷县一处野地,时间在5月17日晚,直到7月23日视频被转发,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身影后才报警。这意味着受害者在数十天里默默承受着恐惧,而施暴者或许早已将此事抛在脑后。警方介入后确认,现场7人全未满18岁,其中1人被欺凌,6人参与施暴、围观或拍视频,他们中有人初中毕业,有人辍学打工,共同点是刚步入社会,法律意识淡薄。
官方将事件定性为“社会青年之间的矛盾”,刻意区分了“非校园事件”的属性——涉事者多已离开校园,事发地也不在校内。但这种界定反而让人更难忽视一个问题:当这些少年脱离校园监管,又未真正融入社会规则时,他们的行为边界该由谁来约束?
从调查结果看,受害者事发前处于休学状态,施暴者中不乏辍学、休学打工的少年。他们既未被校园的规章制度覆盖,也未被社会的法律教育充分触及,仿佛成了游走在监管缝隙里的群体。视频中,有人将皮带抽得响亮,有人对着镜头嬉笑,显然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早已触犯法律。这种无知者无畏的背后,是家庭监护的缺位,还是社会教育的滞后?
更值得注意的是,事件曝光后,知情人曾担心有在校学生参与。尽管官方否认了校园关联,但这一担忧恰恰反映出公众的普遍焦虑:当暴力从校园延伸到社会角落,当未成年人的施暴手段愈发极端,我们该如何筑牢保护少年的防线?
目前,4名施暴者已到案,另2人即将归案,受害者在家休养,案件仍在调查中。法律的惩戒或许能给当事人一个交代,但事件留下的伤痕远非立案就能抚平。对于受害者而言,身体的伤痛可能早已愈合,但被逼下跪、学狗叫的屈辱,或许会成为长久的心理阴影。当地虽已对其家庭进行安抚帮扶,但专业的心理干预显然必不可少。而对于施暴者,“居家看管”的措施能否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当他们走出少年时代,是否还会用暴力解决矛盾?
这场发生在野地的欺凌撕开的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一道裂口:当校园不再是唯一的成长场,家庭、社会如何接力?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应等到孩子辍学后才仓促补课;对边缘少年的关注也不能只停留在事件曝光后的专项行动里。视频里的皮带声停了,但关于少年成长的拷问,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