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贵港一名女生考上清华大学,高中奖励其100万元奖学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显示,在贵港市某民办学校的颁奖大会上,这名女生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张“清华大学奖学金100万元”的奖金牌🥇,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厚厚几沓百元现金。
8月11日,九派新闻记者就此事询问学校党政办,对方工作人员表示情况属实。当记者以市民身份询问该校招生办时,工作人员称只有被985、211和“双一流”学校录取的学生才会获得升学奖励。具体奖学金金额依据毕业生录取大学的全国排名而定,每年政策不同。
记者注意到,该校2022年高考升学奖励措施中,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的学生可以获得30万至50万元的奖学金,考取其他一本大学并就读的学生则可获得每人3000元的奖学金。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甚至有网友调侃要女生去“复读”。实际上,民办学校重奖高考学子已不是新鲜事。去年,温州一民办高中因奖励考上清北学生50万元而被当地教育部门叫停,认为此举影响了招生秩序。2025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规定,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极目新闻评论指出,虽然学生考得好拿奖励本身无可厚非,但“百万元现金重奖”不过是学校的一种宣传手段。有媒体指出,学校借学生考上清华大学的机会进行宣传,以此吸引优质生源。这些奖励的资金,实际上是其他成绩靠后学生家庭承担的。
尽管获奖学生实际获得了利益,但这只是校方利益的一部分。学校对学生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考上重点大学固然可喜,但这只是学生成才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读书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积累,能认识更广阔的世界,未来有更多选择,让他们能够积极实现梦想。对一些刻苦勤奋读书的学子进行奖励,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激励他们积极向上,而不仅仅是“拿钱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