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阿拉斯加一处军事基地进行“一对一”会晤。这是普京自2015年9月访美以来首次访美,也是美俄元首近四年来首次会面,更是普京与特朗普时隔六年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作为国际政治舞台上最受关注的双边互动之一,这次“普特会”不仅影响俄乌冲突和俄美关系,也可能对欧洲安全乃至全球局势产生影响。特朗普称此次会面为一次“试探性会晤”,结果或好或坏。这番表态与其一贯谈判风格相符,也为会晤增添了悬念。
特朗普在与乌克兰和欧洲多国领导人的视频通话中表示,停火是此次与普京会面的首要任务。不过,他强调峰会本身并非实质性谈判,而是一次“试探性会晤”,目的是了解普京签署临时停火协议的条件,进而促成与基辅的谈判。俄罗斯的目标则更为多元,除了俄乌冲突这一核心议题外,还涉及诸多全球性事务,包括北极经济与基础设施合作计划。俄罗斯希望将对美关系与乌克兰问题剥离开来,使其他政治和经济事务减少特朗普对乌克兰的关注。
从当前各方释出的信息来看,俄美双方目标各有侧重:美方刻意降低对此次会晤的预期,以避免会晤无果而终;俄方则希望在停火前达成某种领土安排,同时推迟美国威胁的新制裁,尝试推动俄美关系正常化。
关于领土问题,特朗普的态度前后不一。他曾表示俄乌可交换领土,但在与欧洲和乌克兰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后,只强调停火,未再多谈及领土交换。分析认为,这一变化源于乌克兰和欧洲的劝说及美国国内压力的影响。赵会荣认为,此次“普特会”后,双方公开消息中或许不会谈及领土问题,但若想推动停火、解决俄乌问题,领土问题是关键。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阿拉斯加可能达成的一项成果是实施有限的空中停火,结束最近几个月来对乌克兰的导弹袭击。此举也符合俄罗斯利益,因为乌克兰的远程无人机袭击对俄罗斯炼油厂和军工企业造成严重破坏,并扰乱了俄罗斯的民航运输。张弘认为,此次“普特会”达成有条件或涉及领土交换的停火可能性不大,但或许能达成一定程度的“空中停火”或“海上停火”。赵会荣则认为,有限或局部空中停火可能实现,但从乌克兰的角度来说,这种安排不利,因为乌克兰目前在战场上高度依赖无人机作战。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如果阿拉斯加会面进展不顺利,可能会对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实施进一步制裁或次级关税。此前,特朗普已对俄罗斯设下俄乌停火的最后通牒,期限为8月8日,若未实现具体停火进展,美方就会祭出“次级制裁”。克里姆林宫对此回击称,对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威胁”“不合法”。次级制裁不仅难以执行,可能还会引发报复,甚至促使立场相近的国家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从而削弱美国的经济影响力。
特朗普称,如果本周五与普京的会谈结果理想,将几乎立即安排第二场会晤,甚至将与泽连斯基一起举行三方会谈。不过,他又表示,如果普京不同意停火,俄罗斯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俄罗斯已邀请特朗普前往俄罗斯进行后续会晤,前提是俄美关系有突破和改善。张弘表示,如果会晤结束后双方谈及“下一次普特会”,将是一个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