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牵头编制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正式发布。该公约由国内多家主要运输航空公司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倡议各公司从多个维度进行提升,包括航空安全、服务质量、运营效率等,并积极维护公平有序的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公约内容中,对机票销售价格和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的相关要求是重要组成部分。公约要求各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杜绝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恶意竞争行为,如低于成本价倾销、虚假宣传等。这里提到的“低于成本价倾销”主要是指当前国内航线存在的“价格战”。
不久前,民航局召开了一次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民航局局长在会上指出,在部分航线市场,网络销售平台依靠用户流量和技术手段影响机票定价,导致航司被迫低价销售以争夺客源。这些平台主要指的是OTA,目前是旅客购买机票的主要渠道。然而,平台上展示的不同票价不仅来自航空公司,还有大量的机票代理。长期以来,OTA平台存在加价销售、捆绑搭售等问题,积分票倒卖等行为也屡禁不止,导致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与票面价格不符。
为解决这些问题,《公约》明确要求加大对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经营者及航空销售代理人的监督管理,禁止未经备案公示的代理人从事销售代理业务。同时,平台经营者及代理人必须严格按照航空公司规定为旅客提供服务,严禁违规捆绑销售和价外加价。
此外,公约还提出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和完善代理人备案公示制度。中国航协将定期评估入约企业的履约情况,并对违反公约的行为进行提示和指导。
为了整顿机票销售乱象,各方已采取行动。今年3.15期间,三大航带头发布特别公告,提醒旅客通过官网验真机票。不久前,多家国内航司发布公告支持航旅纵横推出的“民航版12306”,称其直销平台所售机票价格公开透明,无捆绑销售,与航司规则一致。
尽管如此,整个行业的票价水平仍在下行。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依然低于去年及疫情前的2019年。业内人士认为,解决运力过剩下的同质化竞争,创新更丰富的航空产品供给,是缓解“票价内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