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元首特朗普和普京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晤,讨论俄乌冲突停火路径。这是自俄乌冲突以来两国最高层级的直接接触,也是特朗普第二次任期以来首次与普京会面。白宫将此次会晤定位为“倾听练习”,暗示对其实质效果预期不高。
乌克兰军事分析网站DeepState于8月11日宣称俄军在顿巴斯前线取得突破,尽管泽连斯基否认了这一说法,但他证实俄罗斯小股部队确实在乌克兰东部前线地区持续推进,并认为这些袭击意在双普会前制造舆论压力。
阿拉斯加作为会晤地点具有特殊意义。从地理位置上看,阿拉斯加与俄罗斯仅隔白令海峡,历史上曾是俄罗斯殖民地,直到1867年被卖给美国。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教授山姆·格林表示,选择阿拉斯加象征着边界可以改变,土地可以买卖,这与俄罗斯提出的停火条件之一——要求基辅割让被吞并地区——相呼应。
2025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同样在阿拉斯加举行,那次对话改变了全球战略局势。中方代表的一句话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流行,彰显了中国在外交上的强硬立场。
会谈的核心议题是如何终结俄乌战争,具体包括推动停火协议的达成以及处理领土归属等问题。华盛顿媒体透露,白宫可能提出一项“领土交换”方案,但该方案遭到乌克兰和欧洲盟友强烈反对。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任何涉及割让主权领土的安排均属违宪,和平谈判应以俄罗斯全面撤军为起点。
莫斯科向泽连斯基政府提出了多项停火条件,包括要求乌军从四个被非法吞并的地区撤出、停止国内动员并冻结西方武器援助等。此外,普京还要求基辅正式割让克里米亚,并放弃加入北约的申请。
对普京而言,与特朗普面对面会晤本身即是一次外交胜利。自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发出逮捕令后,普京避免前往可能执行该令的国家。此次阿拉斯加会晤,普京将以平等元首身份参与,有助于修复其国际形象。
特朗普早前设定了一个“8月8日停火期限”,但白宫现已调低预期。这次会谈不会立即促成停火或签署和平协议,但特朗普的立场和后续言行或将对未来战争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他将在会前与欧洲领导人磋商,表明欧盟和美国之间尚存在一定协调空间。
历史上不乏成功的停战协定,如威尔逊推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和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冷静沟通。JD万斯指出,和平需要果断的领导人坐下来迫使各方走到一起,但“果断”不等于“独断”,“妥协”也不等于“投降”。阿拉斯加的冰原能否冻结战火,孕育公正,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