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居民存款单月减少了1.11万亿元,创下历史第二高降幅。与此同时,非银存款增加了2.14万亿元,这种情况十年罕见。这相当于全国每人从银行取出800元,投入到股市和基金中。一场静悄悄的财富大迁徙正在低利率时代上演。
股市成了主要的资金流向。证券账户保证金和基金资金池吸纳了大量活水。非银存款增加的2.14万亿元中,超过六成是散户通过银证转账投入的。数据显示,沪指单月上涨3.74%,创业板指数飙升8.14%,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37万亿元,创年内新高。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券商营业部,人们排队开户,甚至有人翻出尘封多年的账户发现收益颇丰。
理财市场也吸引了大量资金。银行理财单月扩容5500亿元,总规模达到31万亿元。银行一年定存利率为0.95%,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这种收益差促使更多人选择理财产品。某“固收+”产品在7月销售额翻倍,买主多是理财新手,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高的回报。
部分资金还流向了消费和还贷。上半年旅游人次达到30.8亿,出境游增长40%。许多人选择提前还贷,前7个月房贷余额减少8520亿元。但这两项加起来只占不到15%的比例。
利率倒挂现象加剧了人们的生存焦虑。国有大行三年定存利率降至1.25%,五年期仅为1.3%。相比之下,货币基金收益率稳定在1.8%-2.2%之间。300万元本金存银行年利息只有4万元,而购买银行股吃分红则可年入12万元,差距明显。
年轻投资者特别是00后成为市场的新主力军。7月新增股民196万人,许多00后拿着压岁钱或兼职费开户,尽管本金不多但斗志昂扬。一些人甚至表示,现在只想赚钱,连恋爱都没兴趣谈。社交媒体上,炒股已成为新的社交话题。
政策方面也有所动作。证监会出台新规保护投资者,国家队增持护盘,交易制度放宽。M1增速连续三个月上涨至5.6%,企业和居民纷纷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随时准备出击。
对于市场走势,券商分析师们意见不一。中信和广发认为趋势已成,居民存款与A股市值比值高达1.8,预示着巨大潜力。招商证券则持谨慎态度,认为单月波动可能是情绪驱动。浙商证券则指出,散户搬家的证据不足。
银行柜台前,大爷大妈对0.95%的利率摇头走开;证券营业部里,年轻人盯着涨停板眼睛发亮。1.1万亿元的流动轨迹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利息跑不赢一碗牛肉面时,钱自然会寻找更好的去处。这场迁徙最终会流向何方?有人看到慢牛的希望,有人担心泡沫的温床。你的选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