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一场没有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参与的和平谈判将在阿拉斯加州举行。特朗普和普京将面对面讨论乌克兰的未来,但泽连斯基却无法参与其中。这不仅是一场外交活动,更是国际政治残酷现实的写照。当特朗普被问及普京是否需要先见泽连斯基时,他明确表示不需要。这句话为整场会晤定下了基调:这场关乎乌克兰命运的谈判从一开始就与乌克兰无关。
这次会晤的促成体现了特朗普“极限施压”的风格。重返白宫后,他最初承诺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随后逐渐变为更实际的时间表。进入7月,特朗普的耐心似乎耗尽,他直接给俄罗斯划定了50天期限,并威胁若无法达成和平协议,将征收严厉的关税。月底,期限进一步压缩到10天。许多人认为这只是虚张声势,但特朗普很快用行动证明了威胁的真实性。8月6日,他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动掐住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敏感神经,迫使俄罗斯重新评估威胁的真实性。在这种高压氛围下,美俄双方赶在制裁前宣布了会晤消息。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普京愿意谈,目标是实现乌克兰长期和平的方案。
美俄即将直接对话的消息传出后,泽连斯基只能忙着与欧洲方面协调立场,强调欧洲的支持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全力支持乌克兰。然而,这种支持显得无力。早在今年6月的北约荷兰峰会上,北约秘书长吕特就敲定了新规,要求成员国军费开支必须达到GDP的5%,这意味着欧洲的军事自主权被进一步收紧。紧接着7月份,美国与欧盟签署了新的关税协议,内容包括美国对欧盟产品开征15%的关税,而欧盟则需反向为美国提供6000亿美元💵的投资,并承诺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军事和经济两条腿都被束缚,欧洲除了口头上的支持,已经没有太多实际筹码可以施压。
乌克兰的遭遇对台湾有警示意义。乌克兰是一个得到国际普遍承认的主权国家,在联合国拥有合法席位,但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其利益依然可以被随时出卖。打了这么久的代理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国家几乎沦为一片焦土,最终却连参与自身命运谈判的资格都没有。台湾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模糊,被美国利用的价值主要在于地理位置和半导体产业。但这两点🕑️都是“利用价值”,而非“道义承诺”。一旦这种价值可以被替代或在更大的交易中需要被牺牲,美国会毫不犹豫。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已经在推动台积电的核心产业链加速向美国本土转移,削弱其保护价值。至于地缘战略价值,看看如今美国航母是否还敢轻易进入台湾海峡,答案不言而喻。与乌克兰相比,台湾面临的风险只高不低。它面对的是实力强大的中国大陆;没有任何正式的军事同盟条约作为保障;在国际法上不被绝大多数国家承认。这三点🕒️决定了它在美国的算盘里更容易被当作可交换的筹码。
8月15日的阿拉斯加会谈,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堂生动的国际政治课。它告诉所有人,所谓的“安全承诺”在绝对的国家利益面前是多么脆弱。对于那些至今仍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干预的人来说,乌克兰的今天可能是自己的明天。认清真相或许是避免重蹈覆辙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