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27万人30年,发现活到100岁绕不开泌尿科与肌肉骨骼 中年健康是关键!如何活到100岁并保持健康?你可能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基因和运气。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长寿意味着与疾病长期抗争。然而,最近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追踪了27.4万瑞典人的生命轨迹,得出了不同结论。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研究发现,百岁老人显著推迟了重大疾病的出现,并且减少了疾病数量。他们并不是拥有从重病中恢复的能力,而是能够将疾病的发生时间大幅推迟,从而压缩晚年生病和失能的时间。百岁老人和非百岁老人的疾病模式有明显区别:前者得病更晚、疾病数量更少,且病痛之间不常同时出现。
决定能否健康长寿的关键时期其实是在中年甚至更早。健康长寿可以被视作一场需要提前规划和训练的“健康马拉松”。
这项研究避免了以往长寿研究中的诸多陷阱,如“快照式”局限、“队列效应”干扰和样本量过小等问题。研究纳入了所有1920-1922年间出生并在70岁时仍健在的瑞典居民,总计274108人。研究团队从70岁起向前追踪了长达30年的健康记录,直至他们去世或活过百岁。所有研究对象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发展和医疗进步,排除了干扰因素。
最终,科学家们获得了4330位百岁老人的完整健康档案,并与数以万计的同龄人进行了精确对比。研究发现,百岁老人在高质量的健康状态下实现了超长待机。从70岁开始,他们的疾病负担就一直低于同龄人。75至95岁去世的人群,疾病数量随年龄增长迅速增加,而百岁老人的疾病曲线则平缓得多。例如,85岁时,未来的百岁老人平均仅诊断出1.2种疾病,而非百岁老人则背负着2.4种疾病。
此外,百岁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疾病积累速度明显放缓,显示出强大的稳态维持能力。他们在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精神类疾病上的患病率也显著低于普通人。癌症在百岁老人的总疾病负担中占比较高,但这更多是因为他们成功对抗了其他致命疾病,延长了寿命。
百岁老人还倾向于“单病模式”,较少出现多病共存的情况。例如,80岁时,非百岁老人同时患有心血管病和肌肉骨骼疾病的比例是2.8%,而百岁老人仅为0.9%。
男性♂️和女性♀️在具体疾病上存在差异。男性♂️应关注泌尿系统健康,女性♀️则需重视肌肉骨骼疾病。健康管理应有针对性,男士定期检查泌尿系统,女士多做力量训练并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综合所有发现,长寿的终极理论是“压缩发病期”。我们追求的目标不是永不生病,而是将一生中被疾病困扰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到生命最末端。一个普通人可能从65岁起就受慢性病困扰,带病生活20年,而百岁老人可能直到95岁都相对健康,只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经历明显的疾病期。
预防和干预措施必须从中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关注心血管健康,改善心境和大脑功能,储备足够的骨量和肌肉量,认真管理第一个慢性病。从今天起,为自己打造一个活跃、稳定、有韧性的身体。时间和健康是宝贵的资产,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预防疾病,还能带来长期的活力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