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张女士因经历过稽留流产,近日在孕17周时来到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科要求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原本只为求个安心,但报告却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胎儿7条染色体出现大片纯合区域(ROH),占常染色体总长的6.74%。具体来说,4、5、6、9、12、13、15号染色体均存在10~38.58Mb的大片段纯合区。这种多染色体异常极为罕见,经验丰富的检测团队立刻警觉:父母极可能存在未被披露的血缘关系。面对这一异常结果,遗传科胡兰萍副主任医师立即联系了张女士。经过再三询问,一个被刻意忽略的家族关系浮出水面:张女士的外婆与丈夫的外婆竟是亲姐妹。由于夫妻自认“非三代直系血亲”,初诊时未主动告知这一关键信息。
ROH是指当夫妻携带共同祖先的基因片段时,生育的子代可能在某些染色体区域获得完全相同的等位基因,形成连续纯合片段。片段越长、占比越高,亲缘关系越近。一级亲属后代(如堂兄妹)的ROH占比约为25%,二级亲属后代约为12.5%,三级亲属后代(如从表兄妹)约为6%。张女士胎儿的ROH达到6.74%,符合亲缘关系特征。为进一步明确胎儿是否受近亲婚配影响出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家属接受了胎儿全外显子组检测,结果显示胎儿携带父母遗传的ATP7B基因致病性变异,考虑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其致病基因的致病变异导致ATP酶的功能缺陷或丧失,造成胆道排铜障碍,大量铜蓄积于肝、脑、肾、骨关节、角膜等组织和脏器,患者会出现肝脏损害、神经精神表现、肾脏损害、骨关节病及角膜色素环(K-F环)等症状。该病在世界范围的患病率为1/2600~1/30000,携带者频率约为1/90。面对诊断,张女士夫妇陷入两难:若继续妊娠,孩子出生后需终身药物排铜,青少年期可能面临肝移植;终止妊娠则可避免孩子承受进行性神经损伤的痛苦,但未来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成为难题。经多方咨询,夫妻最终忍痛选择孕中期引产。但下一次妊娠如何阻断遗传链?若继续选择自然怀孕,胎儿再次患病需引产,对张女士身体伤害较大。经过全面评估,张女士夫妇选择第三代试管🧪婴儿。通过胚胎基因筛查,确保移植不携带ATP7B突变的健康胚胎。目前张女士正积极调养身体,预计半年后启动第三代试管🧪婴儿。
胡兰萍提醒,婚前或孕前基因筛查十分重要,尤其对于有血缘关系的夫妻,即使自认“非直系亲属”,也需通过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评估风险。就诊时务必告知医生夫妻血缘关系,这是精准诊断的前提。当羊穿发现多染色体大片段ROH时,应立即启动全外显子测序排查单基因病,比传统核型分析更高效。对于已生育隐性遗传病儿的家庭,PGT-M技术可将患病风险从25%降至<1%,避免反复引产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