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期间 温小林落马 退休不是“保险箱”!8月18日傍晚,惠州某小区棋摊上,几位退休干部盯着手机新闻直摇头。广东省纪委监委发布的消息让原本平静的茶余饭后话题瞬间炸开了锅——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小林,在当地政坛深耕二十余年后,竟在退休三年后被中央巡视组揪了出来。
温小林1967年出生,是地地道道的惠州龙门农家子弟。他从田间地头一步步走到市人大副主任的位置。1990年参加工作后,他在惠州市政府办公室起步,先后担任市委副秘书长、编办主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要职。有曾与温小林共事过的干部透露,2016年他调任龙门县委书记时,当地干部队伍曾掀起不小波澜。更令人玩味的是,2022年1月他当选市人大副主任后,原本该在2025年换届退休,却提前三年就栽了跟头。
值得注意的是,温小林被查的时间点正值中央第八巡视组在广东巡视期间。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月19日公告,此次巡视将持续两个半月,信访受理截止到9月23日。这意味着,即便已经退休,温小林仍然被纳入巡视组的“回头看”范围。某政法系统干部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超过百名退休官员落马。温小林案再次印证:只要触碰红线,不管是否退休、身居何职,都逃不过党纪国法的严惩。
此次事件释放出明确信号:巡视覆盖无死角,从省级领导到重点岗位干部,从在职到退休人员,巡视组进行“全链条”监督;问题导向更精准,重点聚焦违反六项纪律的举报,尤其关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时间跨度不受限,即便问题发生在十年前,只要现在发现线索就会一查到底。据惠州当地知情人士透露,温小林被查或与其在龙门县任职期间的土地开发项目有关。2016年至2025年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当地多个大型房地产项目曾引发群众举报,但当时未被重视。
中央巡视组在广东期间,专门开设了多种举报渠道,包括来信地址、值班电话和网络举报。某社区工作者表示,他们最近正在组织居民学习巡视公告,特别是涉及征地拆迁、惠民资金这些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大家现在都知道该往哪反映。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数据,2024年以来全省已立案审查调查厅级干部45人、处级干部328人。温小林案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党的二十大后惠州首个被查的市人大领导,涉及“退而不休”典型案例,暴露出基层政治生态修复的复杂性。某高校廉政研究中心教授指出,温小林从农家子弟到落马官员的轨迹,警示权力监督必须形成闭环。特别是在县域治理层面,如何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仍是亟待破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