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护航新学期筑牢网络安全门 警惕开学季网络诈骗!时间来到8月下旬,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报到,高中、初中和小学也进入开学倒计时。师生家长需注意,开学季是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网络犯罪的高发期,务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新学期伊始,缴纳学费和班费成为常规事务,但这也成了不法分子的目标。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伪装成老师收款、伪造缴费链接和虚构“优惠缴费”。学校收费仅通过官方渠道,绝无私人账户转账。收到缴费通知时,应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学校核实,确认无误后再操作。不明链接坚决不点,陌生二维码绝不扫描。
个人信息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泄露,极易引发各种安全问题。常见漏洞包括在社交平台晒个人信息、参与网上抽奖活动填写敏感信息以及点击不明链接导致设备中毒。家庭住址、父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绝不外泄,陌生平台绝不轻易填写,社交账号隐私设置要定期检查,限制陌生人查看动态。
学生群体也是游戏诈骗的重点目标。骗子常以“福利”和“便利”为诱饵设套,骗局包括虚假道具充值、账号买卖代练和中奖诱导。游戏账号、密码、验证码绝不向任何人透露。非官方链接坚决不点,可疑情况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并联系游戏官方客服核实。
不法分子还常伪装成“学长学姐”或“新同学”接近中小学生,通过情感操控实施不法行为。套路包括用“过来人”身份分享校园细节、推荐资料,降低学生戒心后诱导购买高价物品或参与投资;假扮“新同学”表达交友渴望,建立信任后邀约见面、借钱,甚至实施更严重的侵害。对自称“学长学姐”或“新同学”的人,必须通过班主任或学校官方渠道核实,“私聊保密”等说辞一律不信。拒绝单独与网友见面、参加校外不明聚会或对方推荐的“活动”“项目”。
开学前后网课需求激增,不法分子趁机冒充正规机构行骗。典型手段包括推销“天价课程”和谎称“退费需交手续费”。选择网课应优先通过学校推荐、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核实机构是否有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陌生电话或社交平台推送的“爆款课程”坚决不信。缴费、退费全程通过机构官方平台操作,私人账户转账绝不答应。
若不慎遭遇诈骗或发现可疑情况,请保持冷静,按以下步骤操作:固定证据,及时告知家长、老师,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号等所有证据;立即报警,拨打110并向警方详细说明情况,争取最佳处置时间;紧急止损,涉及银行卡转账的,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减少资金损失。
开学季防骗忙,网络陷阱要提防。陌生链接不要点,中奖免费是谎言。个人信息不外泄,转账核实再操作。师生家长同心防,平安开学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