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条例》将于9月15日实施,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该条例旨在解决虚假房源、押金乱扣等租房乱象。然而,《条例》推出后,“房东税”成为热议话题。
有消息称“房东税”将在《条例》落地时正式开征,引发了一些人对税负增加和房租上涨的担忧。但这些推论并不准确,多地已对此进行了辟谣。实际上,《条例》第八条要求出租人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第三十条则提到房产管理部门应通过该平台开展合同备案、信息管理等工作,并与多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人据此认为这将全面向房东征税,但实际上,《条例》的核心是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租客和房东权益,而非增加税负。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条例》的目的是使合同更加规范地备案,禁止违规房屋出租,并建立住房租赁监测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市场发展,而不是加税。税务部门也进行了辟谣,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发文表示,出租房屋的税费政策并未因《条例》出台而调整,更没有新增“房东税”。推动租赁信息备案是为了让纳税流程更规范,而非突然“加税”。
在我国,房租收入的税收规则一直存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介绍,个人出租房屋涉及的税费包括增值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及附加税费等多个税种。各地税务机关通常会以简并征收的方式,合并征收这些税费。例如,在北京和上海,个人出租住宅且月租金不超过十万元的情况下,综合税率仅为2.5%;在广州,自有住房出租租金在2000元至30000元之间,按4%的综合税率征收;在成都,个人出租住房并在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网签备案的,综合税率为0%。这些综合税负远低于谣传的20%至30%。
李旭红强调,任何经营活动都可能产生税收,出租房屋也不例外,这是正常的经营行为和纳税义务。《条例》颁布前后,税法规定并未改变,不存在所谓的“房东税”。
《住房租赁条例》对于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多方面规范了住房租赁活动,包括出租房屋条件、租赁双方权利义务、住房租赁企业和经纪机构行为等。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租赁双方的权益将得到更好保障,市场也将更加健康有序运行。合同备案的目的在于规范租赁交易过程,保护租客和房东权益,促进租赁业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