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大妖”横空出世,牵扯出中国经济大变化:农行崛起揭示县域经济新趋势!最近,A股市场表现强劲,论坛和贴吧里充斥着各种狂热的言论,每个“股神”都声称自己具备点石成金的能力。想成为股神,必须能捕捉到妖股,无论大妖小妖。中国农业银行绝对算得上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妖股。
从2022年底开始,中国农业银行的月K线几乎没怎么绿过,连续上涨达三十几个月。三年下来,股价从两块多飙升到接近7块。在同花顺榜单上,农业银行涨幅一骑绝尘,比第二名高出80%,比其他四大行兄弟们高出接近100%。截至2025年8月18日,农业银行年内涨幅达到60%,市值已经接近宇宙第一行工行,两者差距仅剩2500亿。考虑到目前工行的走势远远弱于农行,未来可能会看到中国银行史上的“农业时刻”。
相比于其他妖股,农业银行等超大体量公司的长期上涨有扎实的逻辑。除了投资端持有大量政府债券获得可观收益外,农业银行在个人业务等方面也斩获颇丰。2022年以来的居民存款潮中,农业银行是最大赢家之一。2022年上半年,农业银行的存款规模超越建设银行,成为中国第二。2022年末,农业银行吸收存款规模首次超过25万亿,其中个人存款接近15万亿。2023年,农业银行个人存款新增超过2万亿,增速为整个银行板块第一,当年存款规模一举接近29万亿。
2024年开始,存款增速放缓,人们把更多资金转移到以债基为主的理财产品上。然而,农业银行似乎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据年报显示,2024年期存款规模首次超30万亿,其中个人存款首次超过18万亿。因为个人存款快速增长,农业银行在存款方面和工行的差距已经缩小到4.5万亿。另外,截至2024年末,其个人客户总量超8.8亿户,为同业第一。
农业银行能够逆势快速吸收存款的原因在于其网点大量分布在县域等下沉市场。截至2023年末,农业银行在县域级别的网点数量为12773家,仅次于邮储银行。这些县域网点吸收了大量低成本存款,平均存款成本仅为1.55%,低于其他所有大行。如此低的存款成本,配合相对高的国债投资,使得农业银行赚得不亦乐乎。
农业银行不仅靠赚“息差”成为银行大妖,在贷款端也有惊人的表现。过去几年,社会共识度最高的事是人们不愿意贷款。但农业银行在个人贷款等业务上取得了逆常识的结果。2025年农业银行的个人贷款规模为6.2万亿,与建行差距在1万亿元以上。过去四年,农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大增2.6万亿,远高于建设银行的1.6万亿,两者的差距在2024年几乎被抹平。2025年一季度,农业银行的个人贷款规模达到9.27万亿,超过建行2000亿以上,问鼎个贷业务之冠。
农业银行在个人消费类贷款和个人经营类贷款方面也表现出色。截至2024年末,其个人消费类贷款业务余额为1.34万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大增接近3000亿;个人经营类贷款规模为2.49万亿,大增超过6400亿。两项合计新增接近1万亿。此外,农业银行在县域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方面的业务增速也非常惊人。
农业银行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积极满足居民消费、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广大农户融资需求。县域业务板块是农行的肥差,2024年农业银行县域分部的税前利润增速超过20%,领跑整个行业。为了进一步拓展下沉渠道,农业银行新建网点中超过70%都将布局在县城等非城市地区。
农业银行的崛起让人重新审视中国经济的另一侧面。后疫情时代,县域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达到了历史性的40%。制造业是替代房地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业贷款增速一直保持高增速。县域地区的制造业受益于内外结构性调整,显示出强大经济韧性。县域旅游也在火热发展,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快速增长。
随着县域经济的整体态势好于城镇,越来越多大牌企业加速下沉。蓝领薪资增长速度是白领的2.6倍,双方的绝对收入差距也迅速缩窄。城乡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正加速缩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复合增长率达8.7%,高出城镇居民3.1个百分点。年轻、收入增速快,县域消费从数据上来说比城市更具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下沉的品牌们会辐射☢️更多县域人群。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牵扯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那些无声的角落也许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