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幅下调 最高降幅0.21元/升 加油站将迎加油高峰!8月26日24时,国内油价将迎来年内最大跌幅。这次不是因为涨价,而是因为大跌。
根据最新统计,国内汽柴油价格预计下调230元/吨,折算成每升油,92号和95号汽油将直降0.17元至0.21元。这意味着车主加满一箱50升的汽油,能省下8.5元到10.5元。北方地区的车主尤为兴奋,黑龙江、新疆等地的92号汽油价格很可能跌破7元大关,重回“6元时代”。
上一次油价调整发生在8月12日,原本预测的220元/吨大涨意外“熄火”,最终以搁浅收场。国际油价连续三天暴跌,美国原油跌到62.8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也滑到65.85美元💵/桶,直接推动国内油价统计从开局就大跌超220元/吨。
当前调价周期已进入第4个工作日,数据显示,汽柴油价格预计下调230元/吨。按此跌幅计算,92号汽油每升下降0.17元至0.18元,95号汽油每升降幅在0.18元至0.21元之间,0号柴油同步下调0.17元至0.21元/升。这是自8月12日油价搁浅后,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的首次大幅下调,也将是年内第7次油价下跌。
国际油价是此轮大跌的核心推手。8月14日至1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累计下跌1.81%,报收62.80美元💵/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1.48%,收于65.85美元💵/桶。这一跌势背后有两股关键力量:一是美俄领导人会谈释放出西方可能放松对俄制裁的信号,市场预期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将增加;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持续增产,全球原油日均供应过剩量达89万桶,远超需求增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意外增加300万桶,库欣交割中心储油量同步上升。
国内油价调整机制直接挂钩国际原油变化。根据现行规则,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幅度需超过50元/吨才触发调整。本轮周期从8月13日启动,开局首日即大跌210元/吨,次日因国际油价续跌,跌幅扩大至235元/吨。尽管8月14日国际油价短暂反弹导致跌幅收窄至220元/吨,但随后两天国际油价再度回落,最终将跌幅稳定在230元/吨。
在未实行全省统一价的地区,省会城市加油站挂牌价显示:新疆95号汽油仅7.53元/升,黑龙江92号汽油7.22元/升,为全国最低水平。而海南陵水因高运输成本和税费,95号汽油高达8.89元/升,98号汽油甚至突破10.06元/升。华北地区同样存在价差:河北92号汽油7.25元/升,山西则高出0.12元/升。
车主群体成为本轮调价最直接的受益者。以一辆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家用车为例,加满92号汽油将比调价前少花8.5元至10.5元。网约车司机每月若行驶5000公里,油费可减少约140元,相当于一罐中档奶粉的价格。0号柴油每升降0.21元,长途货车单次加注400升柴油可节省84元,足够支付高速服务区一顿餐费。
尽管全年油价中枢仍高于年初水平(92号汽油累计降幅0.17元/升),但此次大跌将部分抵消此前涨幅。北京地区8月16日95号汽油价格为7.73元/升,调整后预计降至7.52元至7.55元/升;上海92号汽油从7.68元/升降至7.47元至7.51元/升。
多家快递公司表示,8月26日后将集中安排干线车辆加油,单辆重卡月度油费可缩减超500元。从新疆乌鲁木齐加满7.53元/升的95号汽油出发,比在云南曲靖加同标号汽油(7.95元/升)节省近30元。山东、河北等地部分民营油站推出“预存享折上折”活动,在官方下调基础上再优惠0.1元/升,吸引车主锁定低价。中石油、中石化部分站点则增加夜间值班人员,应对26日晚可能出现的加油高峰。国际油价的后续波动仍是关键变量。目前距离调价窗口尚有6个工作日,若国际油价保持当前下行趋势,国内跌幅可能扩大至300元/吨(约0.23元/升)。OPEC+是否紧急减产、美联储降息政策如何落地,都可能逆转跌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