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依然认为天然的就是最好的,觉得动物油比植物油更“原生态”,甚至有人觉得吃猪油更香、更补,炒菜时还会特意加一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饮食习惯对身体并不好,尤其是对肿瘤患者来说,可能加剧病情。
最近一项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参与的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长期高脂饮食,特别是以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为主要脂肪来源的饮食,会显著加快体内肿瘤的生长速度。研究人员观察到,在摄入大量饱和脂肪的老鼠中,肿瘤体积增长更快,侵袭性更强。这意味着动物油摄入越多,肿瘤越容易快速生长和扩散。
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进入人体后会改变细胞膜结构,干扰正常的代谢系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刺激肿瘤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导致慢性炎症,为癌细胞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此外,动物油还会影响肠道菌群,增加“坏菌”数量,减少“好菌”,从而削弱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在高脂饮食下,肿瘤不仅长得快,还更容易转移。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与激素和代谢相关的癌症受到的影响更大。一项发表于《Nature》子刊的实验显示,摄入动物油的老鼠,其乳腺癌细胞转移到肺部的几率是正常饮食老鼠的两倍以上。
所有动物来源的油脂,特别是固态的,饱和脂肪含量都较高。100克猪油中含有39克饱和脂肪,而橄榄油只有14克。尽管每次只多放一小勺,但累积起来对身体的影响不容忽视。现代人活动少、压力大、吃得精细、睡得晚,身体本身就处于亚健康状态,再加上大量食用动物油,无疑是在不断给身体增加负担。
现代人摄入高脂肪食物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炒菜放猪油是为了增加热量和口感,但现在很多人早餐吃油条、午餐吃烧烤、晚餐还要来一碗肥牛火锅,再加点蛋糕、奶茶、冰淇淋,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每天摄入的脂肪量远超身体承受能力,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问题。
很多人其实早就有身体在报警了,只是没当回事。饭后犯困、肚子胀气、便秘、皮肤起疹子、血脂升高等小毛病,可能是身体在告诉你代谢出了问题。代谢紊乱正是肿瘤生长的“加速器”。国际肿瘤营养指南建议严格限制高脂饮食,特别是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也建议成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30%以内,鼓励多用植物油,少吃动物油。
偶尔吃点动物油可以,但不能当成日常调料使用。动物油的危害不是立刻显现,而是像积水一样慢慢淤积,最终堵塞身体的“下水道”。除了肿瘤,加工动物油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如反复加热的猪油会生成杂环胺和苯并芘,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物。有些人喜欢用炸过东西的油炒菜,觉得香气扑鼻,但那种香味其实是油脂氧化后的“毒气”,长期吸入对呼吸系统和肝脏都有损伤。
高脂饮食还会“喂养”肿瘤周围的脂肪组织,使其变得更活跃。这些脂肪组织不仅影响免疫系统,还会引导肿瘤细胞往淋巴、骨头等地方扩散。因此,对于已经被确诊或有家族史的人来说,控制动物油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可以改用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这类植物油炒菜,尽量少放油,能蒸就不炒,能煮就不炸。喜欢吃香味的,可以加些洋葱、蒜末、香菇等天然调味品。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核桃等,对身体有保护作用。整体饮食结构的调整比某一顿饭吃什么更重要。
健康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动物油香,但背后的健康代价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特别是对已经有慢性病、代谢问题或癌症风险的人来说,控制脂肪摄入就像是给身体减负,也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健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