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多州发现一些野生鹿身上长有形似肿瘤的巨大疣体,被媒体称为“变异鹿”。这些景象引发了公众对动物疫情暴发的担忧,甚至有网友将其比作僵尸电影中的情节。然而,多名野生动物专家解释说,这种现象实际上是鹿患了一种名为“鹿皮肤纤维瘤”的常见疾病,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
康奈尔大学野生动物健康实验室指出,这些纤维瘤通常由乳头瘤病毒或痘病毒引起,而乳头瘤病毒具有物种特异性,仅特定野生物种才可能被感染,不会传播给人类。缅因州渔业和内陆野生动物部门也表示,宠物和牲畜同样没有被传播的风险。纽约州环境保护部确认,导致鹿长纤维瘤的病毒不会传染给人类或宠物。
马里兰大学的欧姆·阿万博士提到,虽然鹿不会将鹿纤维瘤传染给人类,但它们可能会通过蜱虫将类似于莱姆病的疾病传染给人类。莱姆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此前出现的“触角兔”和“僵尸松鼠”也是类似情况。“触角兔”是由兔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而“僵尸松鼠”则是由于松鼠纤维瘤病,后者也被称为“松鼠痘”,主要由一种名为“松鼠纤维瘤病毒”的痘病毒引起,幼年松鼠更易感染。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松鼠痘”会传染给人类。
据康奈尔大学野生动物健康实验室介绍,目前无法治愈动物纤维瘤,但这种疾病一般不会对动物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