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伟明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调研“机器管招投标”工作,强调要坚定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投资密集、资源集中,成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点领域。湖南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多数涉及工程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公共资源交易包括工程招标、司法拍卖、政府采购等,涵盖多种交易方式。
沈晓明指出,需强化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完善管理闭环,加大对拆分项目、串通投标等问题的处罚力度。招投标的公平透明与效率提高不仅优化地方营商环境,也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反腐败斗争和发展要求的大势所趋。
湖南搭建了全省统一平台,通过系统规则和算法自动完成招标文件生成、投标资格审核等关键环节,减少人为干预。今年2月,该系统已在湖南全省铺开,初步实现依靠机器管范本、管招标、管投标、管评标、管监督组织的目标。
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提高了透明度、遏制腐败、提升评标效率与公平性,激发企业尤其是本地中小企业投标的积极性。以张家界为例,推行改革5个月以来,累计完成37个项目,节资超2.4亿元,平均节资率超过36.6%;招投标开标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20分钟,评标时间从8至9小时压缩到3至4小时,未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和烂尾工程。
然而,任何改革都有待完善。湘西州专项调研组发现一些问题,如各方对最低价中标法仍有担忧,部分系统设置还需改进。湖南将通过听取各方意见来解决这些问题。沈晓明强调,需注重用户体验,鼓励建言献策,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湖南还将出台全省统一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信用评价体系,全流程监管工程质量。一旦发现严重失信违约行为,系统将自动启动联合惩戒,实现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