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额存单转让市场异常火爆。某用户在社交平台分享截图显示,一款年利率3.85%的大额存单因原持有人大幅让利,转让后预测年利率高达4.87%。很多客户发现,过去一单难求的大额存单现在不仅额度充足,而且转让区出现了不少利率超过3%的产品,吸引了不少储户蹲守。
资金总是追逐高收益。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升温,部分对股市未来持乐观态度的储户开始将一部分资金从储蓄池转入资本市场以博取更高收益。专家提醒,投资者应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追涨杀跌,更不能高杠杆炒股。
最近,一家民营银行发布活动通知,邀请资产余额超过50万元的客户限时抢购大额存单转让单,其中3年期转让单年利率为2.65%,2年期为2.4%,每位客户限购一单。有客户表示,基本都能抢到。社交平台上类似定向转让信息不断增加,如“大额存单转让400万元,年利率3.15%,还剩1年多”等。
在某城商行的大额存单转让区,成交测算到期利率自8月21日以来已超过2.4%,最高一笔转让单利率达到4.65%,剩余期限1300天,转让总额20万元。而该行新发行的3年期20万元起存大额存单年利率仅为2%。这种高利率的大额存单不定时出现,需要储户耐心等待并拼手速。
农业银行APP的大额存单转让区也有不少上半年购入的大额存单挂牌转让,由于竞争激烈,转让方需给予一定程度的让利来提高成交机会。上一轮大额存单转让潮发生在去年“9·24行情”期间。
存款搬家对银行影响有限。现阶段新入市的居民资金属于对投资收益要求较高且敢于承担风险的群体,这类客户与传统储蓄存款用户重合度不高。此外,理财赎回现象也愈发明显。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表示,近期客户陆续赎回理财产品,转向股市。因此,他们正向客户推荐包含部分权益仓位的产品以挽回部分客户。
近段时间,股票牛市行情压制了债市表现,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普遍回撤。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5年7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降至1.90%,较上月下降72个基点。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在持续回落,7月份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为2.49%。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回落至31.0万亿元,表明部分居民财富从理财转向资本市场,通过认购基金、直接入市等方式进入股市。
回顾历史,我国曾出现过五次明显的居民存款搬家现象,分别为2006~2007年、2009年、2012~2015年、2025年、2024~2025年。低利率是推动存款搬家的因素之一,而资本市场表现是其核心驱动因素。目前散户入市仍处于初步阶段,机构资金依然有较强的定价能力。若散户资金大规模入场,大盘有望迎来加速上涨甚至逼空的行情,这被视为行情进入尾声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