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戴牙套5年坏了8颗牙。五年坚持,等来的不是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而是触目惊心的龋坏黑洞!近日,辽宁一女子摘下佩戴5年的牙套后,发现8颗牙齿严重龋坏,即便长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仍未能幸免。事件曝光后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全网对正畸牙齿护理的集体担忧——隐形杀手究竟藏在哪里?
据当事人自述,她于2019年开始在辽宁某口腔机构接受牙齿正畸治疗,全程佩戴传统金属牙套。五年间,她严格遵守口腔卫生要求:每日早晚认真刷牙、饭后必漱口,但因经济原因未使用冲牙器、牙缝刷等专业清洁工具。今年初摘下牙套时,却被医生告知有多达8颗牙齿出现龋坏,部分甚至已形成明显黑洞,需立即进行补牙及根管治疗。“本以为拆牙套是幸福的开始,结果却是噩梦!”她无奈表示。
牙齿正畸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极易残留食物残渣,形成清洁死角。北大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唐志辉指出:“矫治器附件周围、牙缝、牙龈沟等区域最难彻底清洁,若仅依赖普通刷牙,菌斑堆积率高达70%以上。”长期积累的牙菌斑会分解食物糖分产酸,腐蚀牙釉质,最终导致龋齿甚至牙周炎。
更令人忧心的是,许多患者乃至部分非专科医生对正畸期护理认知不足。数据显示,我国正畸人群中超半数未规范使用辅助清洁工具,近三成患者曾出现不同程度的釉质脱矿或龋齿。
事件发酵后,北大口腔医院唐志辉主任紧急科普:正畸成功需兼顾两方面:
清洁维度:必须采用“刷牙+牙缝刷+冲牙器”三重清洁体系,尤其冲牙器可清除90%隐蔽区残渣;
医疗维度:矫治力过大或方向错误可能导致牙根吸收、牙齿松动,需由专业医生精准控制。
他强调:“正畸并非‘戴上牙套就万事大吉’,患者需定期复查并接受口腔卫生指导。”
目前,多地口腔协会已呼吁将正畸期护理教育纳入治疗必备流程,避免“重矫正、轻维护”的行业误区。
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是无数人的追求,但辽宁女子的遭遇却为我们敲响警钟:正畸之路,细节决定成败!你是否也曾经历过正畸护理的困惑?是否认为口腔机构应强制提供清洁培训?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与经验——让“美牙”不再变成“伤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