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发文告别生万物和绣绣 角色蜕变引深思!2025年8月24日,杨幂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长文,正式告别电视剧《生万物》及饰演的角色宁绣绣。这篇题为《我行其野,芃芃其麦》的告别信以诗意语言回顾了角色从富家千金到坚韧农妇的蜕变历程,并引发观众对土地、时代与个体命运的深层思考。
在《生万物》中,杨幂饰演的宁绣绣出身天牛庙村首富之家,因土匪绑架和家族联姻等命运转折,从养尊处优的千金蜕变为扎根土地的农妇。剧中她带领村民种植丹参、对抗饥荒,甚至以老年痴呆的结局完成角色弧光。杨幂在文中写道:“土地不再是困住你的心结,而是冻土化开的春沟,承载着所有人的根。”这一角色被观众评价为“近年来最突破性表演”——素颜出镜、增重五公斤完成农活戏份,甚至因长期劳作导致膝盖积水。
自8月13日播出以来,《生万物》创下央视八套年度收视纪录,爱奇艺站内热度突破10762,单日播放量破亿。剧中“倒装山东话”“土地仪式”等细节引发热议,杨幂的老年妆造更成现象级话题。尽管大结局因苏苏惨死、封大脚牺牲等情节被部分观众指“烂尾”,但整体仍以46.1%的云合市占率收官,成为近年年代剧标杆。
宁绣绣的成长线被学者视为“土地叙事中的女性♀️突围”。剧中她从被动接受婚姻到主动参与土地改革,甚至以妇女主任身份推动乡村变革,展现了民国女性♀️在时代夹缝中的觉醒。导演刘家成评价:“绣绣不是符号化的励志角色,她的挣扎与妥协恰恰映射了农耕文明转型期的阵痛。”杨幂通过细腻的微表情处理将角色复杂性推向新高度。
《生万物》改编自赵德发“农民三部曲”之一,原著曾获茅盾文学奖提名。该剧的成功标志着严肃文学IP在影视化中的突破:既保留原著对土地伦理的哲学思考,又通过类型化叙事拓宽受众。杨幂的转型也被视为“85花”突破流量桎梏的范例。制片方透露,该剧纪录片已进入筹备阶段,将深入展现剧组采风、方言指导等幕后细节。
杨幂在告别信中写道:“只要心里的‘那片田’还保持着生长的热情,总会迎来丰收的时刻。”这句台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生万物》的价值——它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一面映照土地情结与人性韧性的镜子。随着剧集落幕,关于“土地叙事如何与当代观众对话”“演员🎭️如何平衡商业与文艺角色”的讨论仍在持续。杨幂与“绣绣”的告别或许正是新一轮探索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