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芯片的“觉醒时刻”来了吗 市场与技术合流!国产AI芯片厂商与国际巨头的竞争在8月22日达到高潮,A股算力芯片板块突然爆发。这场竞争的起点是8月21日,DeepSeek在其官微发布了V3.1版本,明确支持即将发布的国产芯片UE8M0 FP8,显示出本土AI产业链正在加快闭环。
DeepSeek团队强调,这次升级使用了FP8 Scale参数精度,对分词器和chat template进行了大幅调整,建议用户仔细阅读新文档。业内判断,该模型采用了混合专家架构和模型蒸馏技术,性能和算力利用率都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在金融、医疗、政务等“刚需”场景中,国产芯片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
从8月21日到22日,短短两天内,AI推理芯片市场迅速升温,市场、技术和资本开始合流,气氛紧张。互联网大厂的态度也在微妙变化,腾讯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其GPU芯片储备充足,但推理需求正通过多种方式满足。早在今年一季度,腾讯就透露在评估各种AI加速器,包括ASIC和GPU,前提是能合法取得,这种表态是对进口芯片风险的应对。
国际环境迫使国内企业提速,云计算和互联网公司过去倾向于购买英伟达的产品,但现在国产推理芯片表现也不差,市场格局正在被重新洗牌。尽管国产AI训练芯片与英伟达还有明显差距,但推理芯片已经有公司能满足主流需求,市场机遇就在眼前。
海光信息、云天励飞、寒武纪、华为、摩尔线程、昆仑芯等企业已有批量交付数据中心集群的案例,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际落地。预计到2025年,AI大模型推动下,推理芯片需求将“爆炸式”增长,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1425.37亿元激增到2029年的1.34万亿元,五年时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3.7%。
涨停的不仅有寒武纪,云天励飞也在8月22日迎来“20cm”大涨。云天励飞的Deep Edge10芯片采用国产14nm工艺,已适配主流大模型,支持满血版DS和云端推理计算。公司已完成第四代NPU芯片架构研发,下一代高性能NPU也在路上,大家都在抢跑,谁能率先量产、供货并适配主流模型,谁就有机会。
有人评价,云天励飞可能会成为“云王”,主要是因为其本土先进制程和“算力积木”架构,既保障性能,又能保证产能,供应链安全才是硬道理。芯原股份也已提前开发了FP8 Scale参数精度,并在年报中披露新一代高性能GPU-AI图形处理器,目标支持40—240 TFLOPs FP8算力。
芯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石雯丽回应谨慎,表示公司严格遵守商业合同,对所有客户信息保密。但从2025年年报可以看到,芯原股份服务的公司名单中有三星、谷歌、亚马逊、微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这说明国产AI芯片已被国际巨头认可。
AI芯片热潮背后是全球科技供应链的深层博弈。本土芯片之所以能迎来爆发,既是政策推动,也是产业自身能力的积累,技术迭代到了临界点。大模型的规模和算力需求越来越高,单靠进口芯片已不现实,国产芯片企业能否把握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在推理这个细分赛道真正站稳脚跟。
市值突破5000亿元的寒武纪、连涨两天的云天励飞、积极布局的芯原股份,每家公司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下注。芯片产业链极长,技术壁垒极高,谁也不能轻言胜利,但只要有一个口子被撕开,国产芯片的机会就会被无限放大。2025年是AI推理芯片元年,这句话不仅是口号,更像是一场产业大考,谁能在风口下“活下来”,谁就有资格书写下一个科技传奇。风暴还在酝酿,市场的情绪刚刚被点燃,接下来会怎样,一切都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