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一名独居女士深夜遭遇高价开锁陷阱。她在某线上平台看到25元开锁换锁服务后下单,但两名开锁师傅以无法破解为由拆除了门锁,并安装了高价新锁,最终向她索取了2000多元费用。经过沟通,她最终支付了1800元。
知名律师付建认为,这种行为涉嫌消费欺诈。商家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下单,实际却强行拆除门锁并安装高价锁,标价方式具有误导性,让消费者难以预知实际费用。此外,利用消费者深夜独自在家的不安心理迫使付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具体事件发生在8月16日深夜,上海市普陀区的一位独居女生小慧在某线上平台下单25元开锁换锁服务。两名开锁师傅到现场后称无法破解门锁,强行拆除了门锁并安装了高价新锁,要求小慧支付2410元。小慧发现报价中的总价实为2210元,经过多次争执,最终支付了1800元才让开锁师傅离开。
事发后,小慧通过多个渠道投诉。在职能部门和平台方的介入下,“老上海开锁换锁服务中心”承认开锁师傅的行为存在不当,并退还了800元费用。
付建表示,根据《价格法》,经营者应明码标价且真实准确。虽然商家称价格已在平台店铺标注,但以“某某元起”的模糊方式标价,实际收费远高于初始显示的25元,属于利用模糊标价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若发现被欺诈,应第一时间与商家沟通,要求说明收费依据,若价格不合理,可要求退款或重新定价。同时可向平台投诉或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