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临近,教室电子屏和学生电话手表等校园话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近日,有深圳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电话手表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建议教育局禁止中小学生带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进入学校。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对此回应称,目前深圳市尚未出台全面禁止电话手表进校园的规定,但倡导学校按“分类管理、疏堵结合”的原则执行相关要求。对于仅具备基础通话和定位功能的电话手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携带规范,如进校后交由老师统一保管,禁止在课堂上使用。而对于带有游戏、视频等娱乐功能的产品,则参照手机管理要求,限制带入校园。许多学校已经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和开通班主任热线等方式,解决学生与家长的联系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教育部也对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统一保管”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是既保障学生的学习秩序,又兼顾合理的联系需求。尽管电话手表与手机的功能有所不同,但部分产品具备娱乐和社交功能,确实可能导致学生分心、影响视力等问题,这与相关规定中“规范智能终端产品进校园”的精神一致。
针对家长的建议,龙华区教育局表示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细化校园智能终端产品的管理指引,明确电话手表等产品的分类管理标准,指导学校制定可操作的细则;加强对学校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落实“统一保管、禁止课堂使用”等要求,并保持家校沟通渠道畅通,避免因管理过度影响亲子联系;积极对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反馈学生群体使用需求,推动企业优化产品功能,减少非必要的娱乐设计,更好地适配校园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