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中国足协公布了2025赛季第二十四期裁判评议结果。在受评议的8个判例中,有2例涉及中超赛事错漏判,直接影响了相关场次的胜负赛果或公平竞争。随着本赛季中超联赛临近尾声,夺冠和保级的竞争愈发激烈,争议判罚尤其是错漏判情况频现。为此,中国足协采取了多种措施完善赛事执法工作,增加外籍裁判员的执法场次是其中之一。本周末进行的中超第23轮成都蓉城主场对阵上海海港、山东泰山主场对阵北京国安两场关键比赛,预计将分别由新加坡籍裁判塔基和约旦籍裁判马哈德迈主哨。
本期裁判评议涉及的8个案例中有6个来自中超,分别涉及中超第22轮长春亚泰对阵深圳新鹏城、第23轮浙江队对阵天津津门虎的比赛。其中,两场比赛各有1个案例被确认为“错漏判”。在亚泰与新鹏城比赛的第50分钟,亚泰外援奥莫伊胡安弗打入全场唯一进球。但评议认定,进球前亚泰后卫阿不都海米提对新鹏城外援韦斯利犯规,因此进球应被判无效。尽管如此,亚泰凭借这场胜利积分达到了15分,与暂列积分榜倒数第二位的青岛海牛同分,仅比暂列第13、第14位的梅州客家和深圳新鹏城少2分。这一错判对保级形势产生了较大影响,令新鹏城蒙受巨大损失。
浙江队与津门虎比赛的第65分钟,浙江队外援米特里策手臂击打津门虎后卫杨帆头部。评议组最终认定,该动作属于严重犯规,应出示红牌,VAR应介入此事件。裁判员决定错误,漏判红牌。这一漏判无疑影响了比赛的公平竞争。
随着中超联赛进入最后阶段,争冠和保级军团内各队间的积分差距较小,每场比赛都至关重要。一次错漏判可能对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参与执法的本土裁判员必须聚精会神,严格依据规则公正执法,他们与中国足协及职业联赛裁判管理部门承受着巨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近期加大了对外籍裁判员的邀请力度。此前,泰国籍裁判西瓦功、新加坡籍裁判塔基和约旦籍裁判马哈德迈已受邀来华执法部分中超比赛。本周,马哈德迈将继续留在中国,预计前往济南执法泰山主场对阵国安的比赛;而塔基则再次受邀来华,大概率执法蓉城主场对阵海港的比赛。在此之前,塔基还曾执法过8月9日申花与海港之间的上海德比战。
尽管马宁、傅明等本土裁判员屡屡受到国际足联和亚足联重用,执裁包括亚洲杯决赛在内的各类重大国际赛事,显示了中国本土优秀裁判员的执法水平和经验积累并不逊于其他亚足联精英裁判员。但由于国内职业足球裁判员整体上面临更新换代,近年来多名裁判新人出现在各级职业联赛赛场,争议判罚和一些影响重大竞争利益的错漏判仍时有发生,降低了本土裁判员的信任度。因此,俱乐部和球迷呼吁邀请外籍裁判员执法。不过,外籍裁判员也无法完全避免错漏判,选用外籍裁判更多是为了平复不满情绪。这反映了当前国内足球大环境中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