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烧钱百亿的外卖大战正在侵蚀美团的核心利润。美团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暴跌89%,从去年同期的136亿元骤降至14.9亿元。这场由京东、阿里巴巴发起的价格战导致美团经营利润率从25.1%断崖式跌至5.7%。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锐减75.6%,仅剩37亿元,相当于单季度蒸发超百亿利润。
美团第二季度财报令人震惊。尽管营收达到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但经营利润暴跌98%至2.3亿元,经营利润率仅0.2%。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利润率从25.1%骤降至5.7%。这意味着美团每收入100元,经营利润从25元锐减至不到6元。营销费用暴涨51.8%至225亿元,销售成本占比增至66.9%。这些数据反映了美团为应对竞争不得不大幅增加补贴投入。
外卖市场正重新洗牌。瑞银报告显示,美团市场份额从竞争前的85%降至当前的65%,而饿了么份额则飙升至28%。京东外卖份额从13%降至7%,但竞争强度未减。阿里推出“淘宝闪购”并抛出500亿元直补计划,京东则宣布“全年免佣”政策。最致命的打击是美团独家商家优势首次动摇,知名茶饮品牌喜茶近期已上线饿了么平台,商家多平台运营成为新趋势。
监管已出手干预。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纠正激进促销行为。这为烧钱大战踩下“刹车”。美团仍有1700亿现金储备,能支撑持久战。王兴强调即时零售业成功关键最终还是“选品、价格、服务和交付”。美团正尝试把竞争从“价格战”拉回到“品质+性价比”轨道,通过“拼好饭”“神抢手”等产品线推进差异化竞争。
美团利润暴跌揭示了中国互联网竞争的残酷本质:任何高利润领域都会吸引巨头入场,用资金优势重构行业格局。随着监管介入和理性回归,外卖大战可能逐渐平息。留给美团的思考是如何在保持市场领导地位的同时,构建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这场价值千亿的课程值得所有互联网企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