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执政一周年之际,泰国政治迎来转折点与不确定未来。宪法法院将于8月29日就“录音案”作出裁决,这不仅关乎她的政治命运,也可能成为泰国政治与经济格局的分水岭。
从执政初期的高支持率到如今跌落至个位数,佩通坦的经历反映出泰国政治的脆弱现实。她继承自家族的政治光环曾让她迅速登上权力高位,但内部掣肘与外部挑战却令其施政寸步难行。由11个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在内部冲突中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关键政策停滞甚至流产。
“数字钱包👛”是为泰党的标志性经济刺激方案,却成为政敌攻击的突破口。质疑焦点集中在预算安排可能违反宪法第144条,这让该计划从民生政策迅速演变为法律战场。历史上,前议长皮切曾因类似问题遭到宪法法院判决丧失资格,这一先例增加了局势的不确定性。
经济前景同样承受政治阴影。泰国商会大学最新预测将2025年经济增长下调至1.7%,明确指出政治不确定性是核心风险之一。无论是美国关税政策、地区冲突,还是国内财政刺激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政治稳定这一前提。因此,8月29日的裁决不仅决定总理的命运,也可能左右国家的经济走向。
在民意层面,泰国社会已展现出明显的“去西那瓦化”倾向。尼达民调显示,反对党人民党领袖纳塔蓬以31.48%的支持率领跑,而佩通坦则跌至第五。仅一年时间,她的支持率从30.9%暴跌至9.2%。这说明公众对“旧政治家族”的信任正在快速流失,而“无合适人选”居高不下的比例,也反映出民众对整体政治体系的失望。
然而,危机中也潜藏机会。如果佩通坦能在司法与舆论双重压力下存续,她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政治角色:从延续家族遗产的“继任者”,转型为能在多党博弈和复杂社会期望中调和矛盾的“整合型领导人”。
无论裁决结果如何,8月29日都将成为泰国政治史上的重要节点。若佩通坦出局,泰国将迎来又一次权力更替,可能引发新一轮政治重组;若她幸存,则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合法性挑战与改革压力。对泰国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个人的政治考验,更是对体制稳定性与未来方向的集体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