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8月29日,华盛顿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法院认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并未明确赋予总统加征关税的权力,特朗普的做法超越了其职权范围。已经加征的关税措施可以维持到10月14日,以便联邦政府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不过,该裁决不影响特朗普政府根据其他规定加征的关税,如钢铝关税。
特朗普随后通过社交媒体批评该裁决“错误”,并表示如果关税被移除,“将会给美国带来彻底的灾难”。
8月7日,美国针对大部分国家的所谓“对等关税”正式生效。总体规律是对美逆差、此前未列明国家税率为10%,已达成协议或对美有小规模顺差的国家为15%,未达成协议且对美有大幅顺差的国家则面临更高税率。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美国对巴西和印度出口的商品征收50%的关税,这是目前各国面临的最高税率。此外,若国家或地区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其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4月14日,总部位于得州的非盈利组织“自由司法中心”代表纽约的酒类进口商VOSSelections等五家进口商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相关诉讼。另外,由民主党主政的多个州也提起类似诉讼,初审法院此前已裁定特朗普越权。在听证期间,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指出,该法律条文中明确提及“外汇、支付、货币”等词汇,而“关税”一词并未出现。
据统计,截至2025年历任总统一共在58项国家紧急状态宣言中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多数是出于国家安全原因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特定事件实施制裁。目前最高法院由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自特朗普上台后,最高法对总统权力范围的认定越来越广,此次诉讼结果难以预测。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最终在最高法败诉,全球贸易前景将再次变得模糊,各国可能会寻求撤销已达成的协议,甚至带来一系列国际贸易诉讼。但特朗普很可能会寻求国会批准相关协议,目前共和党人占据国会微弱多数席位的优势。一旦胜诉,特朗普政府将获得进一步调整税收的巨大权力。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全面贸易政策正在冲击普通美国消费者和小型企业,小额包裹关税恢复就是典型例子。随着第四季度圣诞假期即将来临,经济学家预计,美国进口关税对GDP的拖累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