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中信证券发布了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扣非归母净利润135.71亿元,同比增长28.91%。上半年中信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创下中期历史新高。截至6月末,公司总资产达到1.8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7%。
8月29日晚,其他头部券商也相继披露了财报。国泰海通因并购案产生的90亿元负商誉,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79亿元,同比增长59.76%。尽管如此,以扣非归母净利润来看,中信证券依然领先,其“券商一哥”的地位暂时无法撼动。
8月29日,中信证券召开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张佑君和总经理邹迎光出席并回应投资者关切。对于当前股市行情,张佑君表示,今年以来中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更加完善,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下,A股市场面对外部冲击保持了充足韧性,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明显提升,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活跃度有效提振。
财报披露当日,中信证券还公布了2025年度中期分红方案,计划每股派发0.29元,合计拟派现42.98亿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32.53%。董事会秘书王俊锋表示,该分红方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公司始终坚持积极回馈股东、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分红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按照公司的业务划分,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93.19亿元,同比增加21.11%;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0.17亿元,同比增加22.32%;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44.97亿元,同比增加8.15%;证券承销业务收入20.54亿元,同比增加19.16%。整体来看,公司四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反映出上半年A股市场的活跃。
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也迎来提振,上半年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比去年同期增加8单;承销规模(现金类及资产类)1485.2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18.96亿元暴涨365.66%,市场份额达到19.19%。此外,公司承销境内债券2821只,承销规模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1%;完成A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6单,交易规模370.05亿元,市场份额16.09%。
境外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完成30单境外股权项目,同比增加12单;承销规模达到2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07%。香港市场的业务增长最为明显,报告期内完成IPO项目18单、再融资项目9单,承销规模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倍。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增长66%。
中信证券旗下公募板块华夏基金上半年实现营收42.58亿元,同比增长16.06%;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增长5.82%。管理资产规模突破2.85万亿元,相比2024年末增长15.69%。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10万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7492.85亿元。
自营业务方面,中信证券自营业务占总营收比例最高,达到43.87%,但上半年增长不足1成。从其列举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来看,上半年持有的债券、股票、公募基金当期损益分别为2.14亿元、33.73亿元、5.6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3%、34.88%、-7.20%。
在本次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多名投资者针对自营业务进行提问,内容主要涵盖公司权益投资和固收投资的比例,如何把控权益投资中的对冲风险等。会计机构负责人西志颖回应称,该业务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整体资产配置效果较好。公司坚持客需驱动为主的资产配置理念、稳健的资产配置风格。
总经理邹迎光补充说,公司将持续强化对重点业务、重点行业及重点客户的风险排查,通过提升排查的广度和频次、对重点持仓逐项评估分析等措施,加强资产质量监控及风险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并识别潜在风险隐患,不断增强证券投资业务的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