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两位女子请了24位陪爬人员一起登顶泰山,总共花费近3万元。这些陪爬人员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不超过26岁。当事人郭先生表示,一路上他们会为她们扇扇子,哄她们开心,并且还轮流抱着一个40斤重的小朋友登山,孩子全程脚没有落地。
近年来,陪爬作为一种新兴职业逐渐受到关注。很多人在出游时选择登高望远,但体力不支常常成为困扰。于是,陪爬行业应运而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可以看到许多等待招募的自荐帖子。2024年10月,网友孰可司在国庆期间雇佣两名大学生陪自己登顶泰山的视频走红。5分多钟的记录中,身材健硕的陪爬者不断调动着孰可司的情绪,从拉起横幅到车站接站,再到在山上徒手开西瓜、掰榴莲,甚至扛起体力不支的孰可司登上南天门。陪爬者的服务原则是不让一句话掉在地上。
购买陪爬服务的人们往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情绪价值。消费者杨千语透露,陪爬者熟悉同一景区,能够准确制定线路图并提供景点讲解,让爬山的过程更加有趣。这也是大多数年轻消费者的共鸣。
然而,作为新崛起的市场,陪爬行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几位首次找人陪爬的游客反映,他们遭遇了骗局。有人在出游前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了一位陪爬者并支付了100元定金,但抵达景区后却无法联系上对方。即使在转账支付定金时曾收到过诈骗提醒,仍有部分消费者落入圈套。此外,还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部分陪爬人员服务态度消极,甚至会催促登山、嘲笑消费者。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芮欢月律师指出,陪爬行业目前缺乏明确的服务规则和标准。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更多从业者可能涌入,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管缺失会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滋生不法欺诈行为,增加游客的安全风险和权益受损风险。她建议有陪爬需求的游客应谨慎选择陪爬人员,并尽可能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或其他形式的留痕记录来明确双方权责,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