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学校开学“书山”学生自己搬。一堆堆沉甸甸的新课本、一双双被压红的小手掌、一件件蹭脏的校服,深圳龙岗的校园里,孩子们摇摇晃晃却坚定前行的步伐,正悄然踏出一条劳动教育的新路。
“家长不代劳!”今年深圳龙岗开学季,学校们纷纷推出“书山”挑战,让学生们自己领取和分发新课本。
那些被压红的掌心、蹭脏的校服、摇摇晃晃的步伐,恰成了孩子们宣告新学期准备的独特方式。
2025年秋季开学季,深圳龙岗的校园里不见往日家长忙碌代办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自己搬运教材、分发课本的场面。
孩子们或抱或抬,穿梭在教室和走廊之间,将这些沉重的新知识一点🕐️一点🕐️地挪到自己的学习天地。
压红的掌心与蹭脏的校服成了他们的荣誉勋章。
龙岗教师们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将搬书、擦课桌、扫地这些劳动视为龙岗校园送给孩子们珍贵的开学第一课。
其实,深圳多所学校早已探索出高效有序的开学准备工作方法。
某校老师在分享经验时介绍,今年采用“自助式”领新书的方法,效果出奇的好。
具体做法是:安排20名男生排队去搬书,每人只搬一种,统一放在第一排桌子上,一种一摞,依次排开。
1名女生负责拿剪刀剪开包装纸绳,另外安排2名女生清理包装纸绳。
然后听口令,从第一列开始依次排队,每科拿一本,拿完后从教室后排绕回原位。这个过程高效有序,几乎不会出现错拿少拿的现象。
面对这一变化,家长们纷纷表示支持与兴奋。
龙岗家长终于可以“退居二线”,让孩子们成为劳动的主角🎭️了。
这一转变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
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开学准备工作,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和仪式感。
深圳教育的创新不止于劳动教育。2025年开学季,深圳校园还出现了“公开摇号”分班的新场景。
小学一年级、初一的新生报到,不再只是领课本、认教室,而是多了一道透明公开的摇号环节。
大礼堂里坐满了人,舞台上亮着大屏幕,“公平、公正、公开”几个字特别显眼。
台下家长拿着手机拍,孩子们伸长脖子看,空气里弥漫着紧张和好奇。
随机分班制度让过去以“清北班”著称的重点班型画上句号。
与传统劳动相映成趣的是,深圳其他学校正展示着科技赋能教育的魅力。
深圳大学迎新日中,机器人️帮忙搬行李,学校最新合作研发的载人无人机也参与到迎新中。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的超低空载人飞行器现场亮相,为新生和家长们进行低空飞行展示。
大湾区大学本科新生更是喜提“电脑大礼包”,展现了科技与教育结合的另一种形式。
深圳大学迎新日中,机器人️帮忙搬行李,最新合作研发的载人无人机也参与到迎新中,展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魅力。
而深圳龙岗的孩子们,用他们蹭脏的校服和压红的小手,接过了属于自己的知识行囊。
这些看似平凡的劳动瞬间,正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他们:真正的学习,从亲手托起第一本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