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今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
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
家用汽车领域消费
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日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据悉,这是业内首次将汽车消费纳入国家财政贴息范围之内。
购车补贴方式再升级
不同维度刺激汽车消费
今年年初开始,多部门推出了更广范围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2万元定额补助;后续,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得以延续,国内多地也推出了地方购车补贴扶持措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7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幅均突破10%,系列利好政策对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
此次《方案》的落地实施
又会从哪些方面
提振消费市场的购车需求?
《方案》明确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同时,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此次政策层面的贴息将进一步扩大受惠面,让更多消费者直接受益。业内认为,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鼓励金融机构聚焦汽车重点消费场景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方案》与该政策导向不谋而合。
合资品牌销售工作人员姚依铮记者介绍,在店内使用贷款方式购车的消费群体占比近七成,普遍利率在3%左右,如果按照1%贴息,对消费者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临近政策正式实施,8月下旬以来到店咨询该购车方案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他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已超过六成,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贷款方式购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此次贴息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了最高3000元的贷款利息补贴,相当于直接减免部分购车成本,进一步降低了贷款购车的经济压力。“这与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形成互补,以旧换新侧重于鼓励消费者淘汰旧车购置新车,贴息政策则降低了消费者贷款购置新车的成本,两者共同发力,从不同维度刺激汽车消费。”郎学红说。
覆盖更多购车消费场景
国补+地补形成双重叠加效应
当前,部分车企纷纷推出0息购车金融优惠政策,试图以更低门槛吸引消费市场关注。比如,理想全系车型基本上都有三年免息的贷款政策;小鹏在行业内首个推出了0首付+5年0息的政策。
然而,当前推出0息购车政策的车企仍属少数。在此背景下,即便新车价格持续走低,1%的贴息政策仍能在数万消费群体中产生显著刺激效应。对此,郎学红认为,评估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实际效果须结合市场整体环境考量。当前价格战已使新车售价大幅回落,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而言,3000元的贴息额度很可能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关键变量。
记者观察到
此次国家补贴政策与
地方消费信贷贴息政策
形成了国补+地补的双重叠加效应
具体来看
四川省
自2023年9月起实施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对省内居民汽车购置贷款按年利率1.5%、单笔最高3000元的标准给予1年期贴息;
吉林省
在2025年7月15日至8月31日期间推出政银企联动促销活动,对省内个人购车贷款提供5年期贷款金额10%的贴息,最高优惠额度达1.5万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记者表示,随着《方案》的全面落地,预计将有更多车企和银行配套出台实施细则,从而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形成全国性消费刺激效应。
经济车型有望受追捧
将对车企产品布局产生影响
记者梳理发现,多家车企集中在近期发布新车,涵盖新能源车、燃油车及混动车型,以期借助政策东风加速推新,迎接销售旺季。而此次新政的实施将对车企产品布局产生影响。
《方案》提出,政策将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消费列为贴息重点领域,这意味着市场售价更便宜的入门级或经济型汽车产品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具体看
以15万元经济型轿车为例,采用30%首付方案后,10万元贷款额度中有5万元可纳入贴息范围,实际融资成本降幅显著。相较之下,高端豪华车型因单车价格较高,5万元的贴息上限仅占贷款总额的较小比例,政策激励效果相对有限。
以性价比著称的紧凑型车、小型车往往是支撑各大车企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此因素影响,中端车型及以下细分市场因政策红利获得更强增长动能。
此次财政贴息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当前汽车市场良好发展态势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更是对未来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度挖掘和培育。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而言,政策的利好将促使其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
与以往仅聚焦购车环节的补贴不同,此次《方案》创新性地将保险、维修等用车环节纳入支持范围,实现从购车到用车的全流程保驾护航,全方位降低消费者的成本,激活消费潜力。
《方案》明确表示,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郎学红表示,这种弹性设计意味着若政策效果显著,消费贷款贴息或将成为继购置税减免后的又一常规刺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