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上合示范 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自2018年6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提出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以来,上合示范区以开放姿态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在物流枢纽建设、贸易投资深化和商旅文交流拓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物流是经贸合作的关键。上合示范区利用青岛“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的优势,构建了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上合示范区已开行中欧班列超4500列,通达23个国家的54个城市。获批交通运输部专项试点后,实施了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7月21日,一辆满载全自动卡纸对裱机的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从上合示范区发出,8天后抵达莫斯科。通过创新“TIR+冷链”双向运输模式,山东、四川等地的水果和蔬菜也能快速送达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家,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目前,上合示范区开通了对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4条国际线路,2024年累计发运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284车次,总货值超1.93亿元。在海运方面,上合示范区联动青岛港,打造“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模式,海铁联运箱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在空运领域,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通223条定期航线,通达146个国内外航点,2024年货邮吞吐量达27.9万吨,同比增长7%。
为推动贸易多元化与投资便利化,上合示范区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起综合服务、专业服务和基础支撑三大类共11个“上合工具箱🧰”。例如,“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客户背景调查、全球企业信用报告等服务,累计提供信用查询服务超1.1亿次。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自2022年上线以来,已吸引2万余家企业注册,整合了通关、物流、金融、法务等服务,大幅提升了贸易效率。在能源贸易领域,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累计开户会员超400家,2024年8月实现了原油罐容跨境人民币结算零的突破。跨境电商也是上合示范区的一大亮点,设立“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助力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上合示范区还强化金融赋能,加快推进上合资本港、上合创投风投基地建设,累计备案创投风投类基金321支,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927亿元。
文化合作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的重要合作领域。上合示范区强化文化、旅游等多维度互动,为经贸合作注入持久动力。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多个国家馆成为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在博览中心开设办公室,展示特色产品,高度认可上合示范区的工作效能。巴基斯坦国家馆也积极展示本国文化元素和特色产品,吸引了大量中国消费者。通过上合示范区这个平台,巴基斯坦客商费萨尔将货物送到中国,获得了许多客户和进出口业务。
上合示范区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能级合作平台。未来,随着国家层面协调机制的完善和关键政策的落地,上合示范区将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典范,为中国高水平开放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