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A股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能基础稳步夯实,科技发展主线愈发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净利润达到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43家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龙头行业盈利优势显著,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驱动下,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AI领域、芯片、光模块等硬件与应用端协同爆发,推动产业链全链增长。
从中小企业成长表现来看,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增幅明显,分别为9.03%、4.90%和6.08%,远超市场整体水平。金长川资本负责人刘平安表示,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业绩相对于去年中期实现全面性恢复性增长,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以及新材料等行业,代表了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方向。
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我国工业制造业业绩回暖,市场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海外业务呈平稳增长态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报告显示,军工、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领域业绩居前。随着“以旧换新”补贴稳步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高增长态势,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30%。家电换新趋势显现,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超9%。
文化消费需求释放,游戏、影视院线等代表性行业营收均实现增长,净利增速超过70%。全社会物流总额稳步提升,居民物流活力增强,快递业五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宠物经济、IP经济等新型情绪消费场景点燃年轻群体热情,相关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显,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0.29%和54.90%。
上半年,面对美国对等关税冲击,上市公司顶住压力,海外业务彰显韧性,实现境外收入4.90万亿元,同比增长4.50%,占比连续三年提升。船舶制造领跑全球,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净利润增长135.33%。新兴市场成为核心增量,国内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海外仓,带动相关上市公司逆势扩产,跨境电商领域投资支出增速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