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歌环节为什么选择这四首歌 精心挑选含义深远!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会。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演唱了4首暖场歌曲。这些歌曲在选择、改编和演唱动作上都有特别的设计。
四首暖场歌曲的挑选过程非常用心。肖向荣及其团队从多个维度考量,最终精选出4首歌。《松花江上》代表抗日战争的起点,1931年日本侵略东三省,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发出抗日宣言。《在太行山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展现抗日的决心。《保卫黄河》发出全民族抗日的怒吼,无论今天的青年还是80年前的青年,都怀有保卫祖国的决心。最后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被称为“真理之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日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松花江上》的改动最具巧思。最初并未选择这首歌,因为它诞生于东北沦陷时,曲调偏悲惨低沉,不符合胜利的情感。经过反复打磨,去掉了过于悲伤的部分,强调了“九一八”。这种改动唤醒了每个人对历史的记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今年合唱团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动作设计。《松花江上》号角响起时,全体成员共同转向纪念碑,再转回来。其他动作还包括唱到“九一八”时握拳怒吼,唱到“红日照遍东方”时从东方看向城楼等。这些动作旨在展示年轻人对历史的理解和情感。
合唱团还参与了阅兵,唱响《请你检阅》。此外,放飞和平鸽被单独作为一项议程,体现了珍爱和平的大国担当。当和平鸽飞起,合唱团唱响《歌唱祖国》,一直持续到大会结束。
肖向荣表示,这些歌曲跨越了80年时空,让两个时代的青年建立起热血与激情的连接。今天的青年用这几首歌,唱出了民族自豪感和战争胜利的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