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进行的女排世锦赛16进8淘汰赛,中国女排在以1-3(20-25、25-27、25-22、20-25)不敌法国队,无缘八强。虽然比赛已经过去了2天,但这场失利还在各个层面发酵。
一场失利往往会让人看到的都是问题,这场比赛也不例外。年轻球员关键战“手紧”、主攻线集体低迷、二传经验不足、教练组临场调整保守,且在世界排坛“欧洲化”趋势下,传统节奏型打法难以应对法国队的跳发威力与高效反击等等问题,都通过本场比赛暴露出来了。
更引人注目的是,比赛结束后,女排相关人员成为球迷情绪宣泄的对象,其中
赖亚文
与
杨昊
被骂的最惨,背后原因与两人的角色定位及赛前的发言有关。
1970年出生的赖亚文已经55岁了,按说今年就可能退休了
从赖亚文来看,她作为女排管理层的核心人员,在球队建设与选人用人上确实需要承担重要责任。此次世锦赛,中国女排派出大幅年轻化的阵容,
吴梦洁
、
庄宇珊
、17岁二传张籽萱等新生代球员挑大梁,相比去年的奥运会,几乎是两套阵容。
但这些年轻人中,有些却在高压赛事中暴露出经验短板——比如与法国队的比赛,庄宇珊全场20次扣球只得到3分,多次被直接拦死,而且还送出5次失误,效率竟然变成了负值。
在央视解说比赛的
惠若琪
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队目前缺乏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人”。因此,“是否应该召回
朱婷
”就又成了网络上最热的话题。比赛结束当天,#朱婷女排#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很多球迷认为,赖亚文主导的选材策略过于激进,成长学费的代价超出预期,且未能平衡锻炼新人与争夺成绩的关系,因此将失利归咎于她的决策失误,进而引发对她的指责。
微博话题下网友的评论
杨昊被骂则与其教练职责及赛前言论相关。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冠军、现任女排教练组成员,杨昊主要负责主攻组训练与战术指导,赛前她倡导“打整体、不靠球星”的全面型打法,这一理念在失利后被球迷反向追责。
与法国队的比赛中,中国女排主攻线除
李盈莹
外集体哑火,完全未能展现整体排球的威力,反而被法国队单点突破压制。球迷认为,杨昊的战术理念脱离实战,且主攻组训练效果未达预期,加之她平时常以女排发言人身份发声,赛前对球队前景的乐观态度与失利结果形成强烈反差,最终成了替罪羊,社交平台评论区充斥着“整体排球打成整体被揍”、“放着好攻手不用”等言论,甚至出现了对杨昊的人身攻击。
从责任层面,赖亚文作为排管中心主任,从教练选择,到各方面的协调沟通,本来就是她的分内之事,比赛成绩不好,她肯定是难辞其咎的。杨昊负责主攻组的选材和训练,对阵法国时两位年轻主攻的表现,杨昊也不能说没有责任。
甚至有球迷在杨昊的个人账号发的内容下边追着骂,这就不可取了
但是也要看到,赖亚文长期为女排建设奔走,在梯队培养、体系搭建上有长期投入;杨昊作为奥运功勋,退役后投身教练岗位,初衷是为球队输送经验,两人均无主观失职之处。一味网暴,不仅会伤害当事人的情感与工作积极性,更会对女排团队氛围造成破坏——当前球队正处于重建关键期,需要的是理性建议而非情绪攻击。
女排的成长从无坦途,2004年雅典奥运逆转、2016年里约奥运夺冠,背后都是无数次失利与调整的积累。此次世锦赛失利是警钟,更是改进的契机。唯有理性包容,才能为女排重建营造良好环境,让球队在挫折中真正实现“用今天的痛,换明天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