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3个孩子升旗已坚守6年 山乡教育的希望火种!8月31日,一段广西乡村小学开学升旗仪式的视频在网上走红,收获了10万多点赞、8000多留言和1.4万转发。视频中,一名老师缓缓升起国旗,三名学生大声唱着国歌。网友配文:“广西大山深处一乡村学校报名当天举行升旗仪式。虽然只有三个学生,但稚嫩的童声犹如千军万马,充满了力量。”
这所小小的协兴小学是附近几个偏远村寨孩子们读书的唯一指望。该校离最近的中心校有二十多公里崎岖难行的山路。这里的孩子们很多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的来自单亲家庭,还有的是需要帮扶的低保户家庭子女。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跋山涉水去远方求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这个小小的教学点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一直扎根在这里,为最年幼的孩子提供启蒙教育。蒋双华就是守护这颗种子的园丁。从2019年来到这里,蒋老师就成了这所学校的“全部”。他是校长、班主任,教授语文、数学、体育和思想品德课程,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甚至哄幼儿班的小娃娃。学生人数从最初的二十来个逐年减少,到今年小学生只剩三个,幼儿园也只有三个孩子。
尽管学生少了,蒋老师的担子却一点🕐️没轻。他吃住在学校,把家安在了这里。夜晚,还要看护住校的孩子。他的妻子是学校的保安兼厨师,给孩子们做热乎可口的饭菜,改善生活。六年时光流转,不是没有其他老师来过,但最终都离开了。只有蒋双华像山崖上的青松,从未动摇。他说得很朴实:“只要还有一个学生需要我,我就会守在这里。”
这份坚守平凡却充满力量。妻子在身边,一个守护安全,一个耕耘教育,相濡以沫。三个小学生在“超小班”里得到老师全身心的关注,作业可以细细讲解,考试就在老师鼓励的目光下完成,体育课师生还能一起快乐地打球。人虽少,但每周的升旗仪式蒋老师要求必须庄重,国歌必须唱得响亮、认真。带学生到协兴村红军烈士墓祭奠革命烈士,给他们讲红色故事,这是他坚持的“仪式感”——要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对英雄的敬仰,对国家的认同。这面飘扬在山巅的国旗,就是孩子们心中爱国情怀的种子。
蒋双华的坚守意义远不止于教授几个孩子读书认字。它是一位乡村教师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情怀写照,更是乡村振兴宏大图景中不可或缺的基层教育力量。在最偏远、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确保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如何贫寒、家庭如何困难,都有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这所小小的教学点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道坚实屏障。
知识改变命运。蒋老师教授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爱国的情感。他捂热的小手、剪出的窗花、守护的国旗,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希望、尊严和归属感。这些孩子是未来乡村建设可能的生力军。蒋老师扎根乡土,了解乡情,他的坚守本身是对乡村社区的一种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他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记住并热爱自己的根。
正是千千万万像蒋双华这样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乡村教师,他们坚守的不仅是一所学校、几个学生,更是乡村教育的希望火种,是阻断贫困的堤坝,是文化传承的根须,是乡村振兴最基础也最坚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