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了《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三项地方标准,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标准对学校食堂提出了新要求。
《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指导学校食堂在采购、储存、加工制作、分餐售餐等环节采取措施,防止食品中混入异物。异物主要指非主动添加的、可以辨别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不可食用物质,如金属片、玻璃碎片、塑料、线绳、昆虫等。学校食堂应指定专人负责异物管控,在各个环节进行视觉检查,及时去除肉眼可见异物。对于已经开封的食品原料,应采取封口夹、自封袋、防护膜、热封等措施进行防护。一旦发现异物,应立即停止问题餐食的使用和销售,并对收到的异物投诉及时响应和调查处理。根据食品原料中发现异物的情况,学校食堂还应制定对供应商的考核约束机制,对异物管控不力的供应商建立退出机制。
为了提升餐用具清洁消毒水平,《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要求学校食堂每日检查餐用具、食品容器、工具的清洁效果,宜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以验证消毒效果。餐用具应在每餐次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洗涤剂后,应用清水冲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的清洁剂。清洁后的餐用具、食品容器、工具表面应光洁,不应有附着物、油渍、泡沫及异味。检查时,应无肉眼可见的灰尘、积垢、食物残留、油垢等情况。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则围绕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病媒生物,系统构建了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的技术框架,为本市学校食堂管理提供了统一、明确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