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也为智慧养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今,具备健康检测、理疗、陪伴等功能的养老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的养老院里。
在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家养老院,一台健康检测机器人️接到护理员指令后,自主导航到老人身边,语音提醒她测量血压。而在这家养老院的活动室里,一台娱乐机器人️正跟随音乐节拍挥舞双手,带领几位老人一起跳舞。在深圳另一家养老护理院,智能机器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巡逻机器人️在院内巡逻;洗发机器人️给一名老人洗发;康复理疗室内,一台理疗机器人️能够精准定位穴位并用机械臂给老人艾灸。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开始引入智能机器人️进行场景验证,产业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力助推智能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试点工作。
尽管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在深圳一些养老院陆续“上岗”,但要进行大规模推广仍面临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在深圳一家机器人️企业,研发人员正在进行一款安全巡查机器人️的研发。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机器人️有了更多的试点应用场景,公司研发团队抓住老人安全监护这一痛点,进行技术攻关。
在深圳另一家机器人️企业的研发部,研发人员正在与一台智能理疗机器人️进行人机互动。这台机器人️能够识别理解语音并自动执行命令。研发负责人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机器人️比以往更加“聪明”了,但相关产品要进行大规模推广,依然面临零部件成本较高的难题。
目前,养老机器人️主要分为三大类:护理型、康复型和陪伴型。智能养老机器人️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推动下加速落地,正成为我国养老产业智慧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数据显示,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500亿元。
广东深圳机器人️协会专职秘书长谭维佳表示,在国家政策助力下,养老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很多场景。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扩大,养老机器人️的价格会出现明显下降,预计3到5年内,养老机器人️将从养老机构走向养老社区甚至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