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汉口医院接连救治了两名被马蜂蜇伤的年轻人。其中一位18岁的小伟在山里徒步时被马蜂蜇伤,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全身红疹伴明显风团,呼吸急促并陷入昏迷。朋友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求救,小伟被迅速送往医院。急诊科主任黄朋诊断后,给他肌注了半支肾上腺注射剂,并进行补充电解质和补液等对症治疗,小伟的休克和抽搐症状逐渐缓解,呼吸也恢复通畅。由于急性肾损伤,他被送入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黄朋解释说,马蜂毒性很强,毒素扩散速度甚至比蛇毒还要快。马蜂蜂毒中含有多种致命成分,如蚁酸和神经毒素,轻则皮肤红肿、疼痛瘙痒,重则会引起溶血、出血、急性肾衰竭,甚至过敏性休克致命。马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切勿用手拍打。到野外尽量戴上帽子,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尤其是女性♀️应避免使用浓烈芳香味的护肤品或香水,因为这些化学合成物质容易招蜂。遇到蜂群袭击时要立即抱头蹲下,用衣物遮住头颈等暴露部位。
重症医学科乐文卿介绍,每年8月至11月是蜂类活动的高峰期。万一不慎被马蜂蜇伤,必须尽快远离蜂巢或马蜂活动区域,切勿拍打、奔跑,避免再次被蜇。一旦被蜇伤,应尽快用针头或注射器💉挑除毒刺,反复冲洗伤口。蜜蜂的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或5%小苏打水涂敷;马蜂的蜂毒为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用冰袋间歇冷敷患处,减轻肿胀疼痛,然后立即就近前往医院。
很多人对蜂毒危害认识不足,常有患者轻信人乳涂抹等民间土方,反而延误救治时机。蜂毒可引发多器官损伤,规范处理才能避免后患。被马蜂蜇伤后,哪怕是初期症状轻微,也需到就近医院观察至少1小时。过敏体质人群户外活动时,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
浙江一老伯李叔在山里修剪油茶树时被九里蜂“围攻”,险些丧命。李叔回忆说,当时他走进灌木丛深处修剪树木,突然感觉碰到了什么东西,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他飞过来。他意识到可能是“捅了蜂窝”,赶紧和工友一起抱头往山下逃。年纪较大的李叔被年轻工友远远甩在后面,结果遭到蜂群“围攻”。他的头脸、胳膊、前胸、后背很快就肿了起来,疼得直拍自己的头和脸。没一会儿,他就开始感觉到呼吸困难、乏力。慌乱中,他从山上滚了下来,被家人送往当地医院急救。因病情危急,他被转来浙大一院。庆春急诊科主任陆远强团队接诊后,发现他的心肌酶谱、肝酶和转氨酶等指标异常,判断这是蜂毒引发的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随即进行对症治疗。
九里蜂属于膜翅目胡蜂科,素有“蜂中战斗机”之称。它们不仅有针蜇,还会喷洒毒液,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医生提醒,去山里穿深色长袖长裤、戴帽子,不喷香水、不涂抹带香味化妆品,携带的含糖饮食密封好,坚决不当“招蜂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