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的栗先生通过媒人介绍与同村赵女士相识,见面半个月后闪婚,并支付了18.6万元彩礼。婚后不久,他发现新婚妻子行为异常,最终得知她已患精神分裂症10年,曾多次住院治疗并办理过残疾证和低保。
栗先生是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今年35岁。2023年底,他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赵女士。尽管两人是同村,但相亲前双方并无交集。2023年12月19日,两人加上微信,聊天中没有发现异常。2024年元旦见了一面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两人便于1月18日登记结婚。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月时间。按照当地习俗,栗先生通过媒人给了女方母亲18.6万元彩礼,婚礼总支出达25万元,其中10多万元是向亲友借贷而来。
婚后不久,栗先生就发现了妻子的异样。2024年3月中旬,女方因买一条一千多元的裤子与栗先生发生争吵。吵架时,栗先生意外在她口袋里发现一个抹去所有标记的白色药瓶。女方解释这是“治疗失眠的药,想吃就吃”,但栗先生心中生疑。此后,女方多次出现异常行为。直到2024年5月8日,女方因症状加重被送往医院,栗先生才从医生口中得知真相。妻子患精神分裂症已10年,曾多次住院,还办理过残疾证和低保,这些情况他全然不知。
得知真相后,栗先生和家人几乎崩溃。2024年6月25日,他正式向南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婚姻并返还彩礼。法院审理查明,被告赵某某近年多次因精神疾病住院,多家医院诊断其为“精神分裂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法院认为,精神分裂症属于“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重大疾病”,支持栗某撤销婚姻的请求。
关于彩礼返还问题,法院指出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法律约束力,为避免当事人诉累,应一并处理彩礼问题。法院综合考虑了彩礼数额(18.6万元)、双方共同生活不足半年且无子女、赵某某系主要过错方,以及栗某在婚恋中未慎重选择的责任,酌情判令赵某某返还13万元彩礼。然而,判决后女方和她的父母拒绝返还彩礼,女方母亲表示赵女士已将彩礼花完,目前没有钱偿还。
2024年4月,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但强制执行无果。今年7月,栗先生上门索要彩礼未果。8月底,他收到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通知。因女方仍未履行彩礼返还义务,法院将女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发出限制消费令。栗先生表示,结婚之前因为父母做手术,家里就欠了钱。结婚又欠了不少债,目前他只能靠送外卖来偿还债务。
类似的婚姻欺诈案件并非个例。广东河源一名40岁男子通过8名媒人介绍,与38岁女子闪婚,支付了10万元彩礼。婚后第6天,男子发现妻子患有8年精神疾病,需每天服用十几颗药,残疾证上明确写着“精神二级残疾”。法院查明,这笔彩礼中女方只得2万,媒人分走8万。最终判决女方退1万,两名媒人共退4万。另一案例中,一名35岁男子与新婚三天发现妻子有精神病史,从18岁就开始服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药物,日均服药量达2片。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符合特定情形,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会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当地习俗、给付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等因素认定彩礼范围。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比例。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时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面对婚姻欺诈风险,法律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发现隐瞒病情后,应在1年内提起诉讼,超过期限将丧失撤销权。婚前应进行深度沟通,明确健康史、生育意愿、经济状况;进行全面体检,特别关注精神疾病、传染病、生殖系统疾病;进行征信核查,排除债务隐患。要求对方提供近期体检报告;查询征信及司法记录;重要承诺书面确认。双方应共同领取并互看婚检报告,或签署授权书,以确保了解对方的真实健康状况。
这些案例反映出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婚姻欺诈问题。媒人作为牵线人,肩负着促成婚事和守护双方信任的责任,应当如实告知情况,而非刻意隐瞒。对于想要步入婚姻的人来说,再迫切也该保持一份清醒。结婚证不是终点,而是一段关系的起点。多花时间了解对方的真实生活状态,了解彼此的短板与脆弱,才能知道是否真的适合携手一生。婚姻里的真诚与谨慎,从来都不是多余的。它们是抵御风险的铠甲,也是通往幸福的路标。栗先生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他不仅承受了情感上的背叛,还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债务。目前,他只能靠送外卖来偿还因结婚欠下的债务,同时仍在希望女方归还部分彩礼。这个故事警示我们,婚姻不是拆盲盒,重大疾病必须婚前如实告知,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