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阅兵活动结束后,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礼赞和平。这些健康强壮的和平鸽全部来自北京市信鸽协会会员。9月2日下午开始,信鸽会员带着鸽子从东城、西城、丰台、房山等10个区出发,到各区收鸽地点集结交鸽。区信鸽协会逐羽检查,并将所有和平鸽集中安置在12辆放飞车中。
经过一夜等待,迎来了它们的放飞时刻。和平鸽笼车有很多贴心设计,如水槽和通风机,放飞员还会适时为和平鸽补充水分,确保它们保持良好状态。鸽笼车的摆放也有讲究,利用和平鸽遇到障碍物会掉头的特点,在广场上空形成盘旋效果。例如,如果鸽笼车搭载的是来自通州的和平鸽,那么这辆车就会被放在广场西侧,当和平鸽出笼朝东飞时,遇到朝西飞的和平鸽就会掉头,从而在空中形成盘旋效果。
和平鸽们放飞约15分钟后,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鸽户王启来盼来了自己的鸽子,他激动地爬上阳台吹起鸽哨迎接鸽子回家。这些放飞的和平鸽载誉而归,它们与普通鸽子有什么区别?被放飞后怎样找到家?
此次放飞的和平鸽主要来自市民鸽友自愿征集的家养鸽,是经过长期驯养的鸽子,通常具备较强的归巢能力。在国家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中,放飞和平鸽已经成为惯例。这些和平鸽其实是品种优良的信鸽,具有脑部羽毛细密、颈部较短、鼻长而平整等特点,翅膀厚实有力且两翅匀称,尾羽用以掌握方向。
信鸽是鸽子衍生培育出的种群,具有强烈的归巢性和辨认方向的能力,被用于人与人之间紧要信息的传递。人类对信鸽的饲养与培育有着悠久历史,早在隋唐时期,南方一些地区就已开始使用信鸽互通消息。目前,人类尚未完全了解信鸽辨别方位的原理,但研究表明其导航机制包括太阳和地磁为主的定向机制以及嗅觉和视觉为主的定位机制。信鸽在晴天时能通过太阳位置判断方向,体内生物钟校准太阳的虚拟位置,即使太阳被云层遮挡也能保持方向感。看不见太阳时,它们则主要参考感知到的地磁信号。信鸽也会借助视觉、嗅觉来定位,记住并辨识一些标志物进行导航。部分科学家还提出了“嗅觉假说”,认为信鸟能记住巢穴周围独特的气味分布,通过感知沿途空气中的气味梯度来判断方向。
除了信鸽,候鸟也具备超强的方向感。气温、光照、食物等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内分泌等生理因素的变化是鸟类迁徙的起因。不同类群的野生鸟类的迁徙机理可能更复杂。而在导航机制上,除了太阳、地磁场、嗅觉、视觉因素外,还受到星空、大型地标、听觉等多种因素影响。
本次阅兵活动结束后,部分放飞的和平鸽因迷路或体力不支滞留城市,甚至有个别鸽子落水。对此,北京信鸽协会工作人员解释,部分鸽子在活动后出现短暂迷路或滞留主要是由于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或应激反应所致。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给予适当休息,它们就能自行恢复并找到回家的路。实际上,在很多信鸽比赛中也存在信鸽迷路甚至一去不返的现象,原因包括天气变化、磁场干扰、猛禽袭击等。
如果发现迷路或暂时停留的信鸽,市民应首先保持距离观察,避免过度干扰。若鸽子看起来健康且能正常飞行,则无须干涉,让它自行调整状态后飞离。如果鸽子表现出明显虚弱、受伤或生病迹象,有养鸽经验的市民可以提供少量清水帮助其补充体力,但无须强行喂食。待鸽子恢复后,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飞回。另外也可以检查鸽子的脚环尝试联系主人归还,如果无法找到主人,可联系当地动物保护组织、信鸽协会或鸟类救助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