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了我国正在规划的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该任务旨在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的可行性。
吴伟仁表示,这项任务将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将先期抵达目标小行星进行详细观测,获取其特性参数。随后,撞击器将以高速撞击小行星。整个过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利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观测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以准确评估撞击效果。
科学家计划在距离地球约1000万公里的地方,对迎面而来的小天体发射动能撞击器。希望这次撞击能够产生足够的动能,改变小天体的轨道,并确保其在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内不会撞击地球。
小行星探测、防御及资源开发对全人类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吴伟仁强调,各国科学家的合作和数据共享有助于得出更精确的结论和科学认知,这对整个人类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