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韩国人在美被抓是奇耻大辱 签证陷阱暴露盟友裂痕!ICE移民执法行动揭示了美韩盟友关系下的复杂局面。9月4日,美国佐治亚州的现代-LG『新能源』电池工厂响起警报声,ICE执法人员突然涌入,封锁出口,核查身份,当场扣押近450名工作人员,其中约300人持有韩国护照。这些技术人员是资深『工程师』和技术骨干。
美国国土安全部调查局亚特兰大办事处主导了这次突袭行动。现场视频显示,执法人员穿着印有“HSI”字样的战术背心,手持司法搜查令,宣布:“我们持有全场搜索令,要求立即停止所有作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行动经过数个月周密调查,动用了多个执法部门资源,甚至连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也派员支援。执法人员在行动中封锁了整个建筑园区,禁止人员进出,逐一对员工身份进行核查。现场目击者描述,他们像对待罪犯一样给技术人员戴上手铐,许多人还是项目急需的专家。
这些韩国技术人员成为执法目标的原因在于签证问题。大多数人持ESTA(电子旅行授权)或B1/B2商务签证入境美国。ESTA允许90天短期停留但明确禁止工作活动,B1签证仅适用于商务考察和洽谈,无法覆盖实际的技术指导和设备调试工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工程师』表示,公司让他们先过来加快进度,并承诺会尽快办理工作签证,但现在他们却成了非法劳工。
现代-LG电池工厂是美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关键一环,总投资76亿美元💵,预计创造8500个就业岗位。该项目原本是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典型受益案例,该法案以丰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吸引外国『新能源』企业赴美建厂。然而,现实情况是美国一方面催促韩企加快投产进度,争夺『新能源』市场;另一方面却严格限制专业技术人员的签证配额,导致企业陷入“有厂无人”的困境。
事件发生后,韩国外交部发言人李在雄表示“深感遗憾”,但同时强调将继续与美国保持密切沟通。这种克制的回应反映了韩国在美韩同盟中的尴尬地位。韩国媒体《中央日报》评论指出,这起事件揭示了所谓盟友关系的不对称性,韩国带着巨额投资而来,收获的却是同胞被戴上手铐的画面。
这次执法行动向所有赴美投资的外国企业发出了警示信号。近年来,针对外资企业的移民执法行动增加了40%,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执法行动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产业竞争因素,通过移民执法手段,美方既可以震慑外国企业,又能够减缓竞争对手的项目进度,为本国企业争取追赶时间。现代汽车美国分公司高管表示,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投产计划,核心技术人员被扣押可能导致项目严重延误。
这起事件发生在美韩经贸关系的微妙时刻。两国刚刚达成协议,美国将对韩国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作为交换,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现代-LG电池厂项目本是这一宏大投资计划的标杆工程,如今却成为两国关系暗流的牺牲品。首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金尚录指出,在经济利益面前,所谓的盟友关系需要重新定义。工厂大门外,被释放的员工们心有余悸地回忆着当天的场景。而工厂内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生产设备静静地停在那里,等待那些可能再也回不来的技术主人。美国既要外资企业带来的就业和投资,又不愿给予相应的便利和宽容,这种矛盾心态正在成为外国投资者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韩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质问,他们真的是盟友吗?还是只是美国产业战略中的一颗棋子?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所有赴美投资的企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