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假图骗退款坑了多少商家 电商退货成重灾区!最近,许多平台商家面临困境。退货量突然增加,客服工作变得异常繁重,甚至需要辨别图片真伪。一些买家使用AI生成的商品破损图要求“仅退款”,商家发现这些图片和视频都是伪造的。尽管AI进入日常生活才短短一两年,但已经迅速从恐惧、试探到熟练使用。
电商平台为了提升购物体验推出了“仅退款”功能,初衷是简化退款流程。然而,这种便利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的新手段。很多商家发现买家上传的破损图细节存在明显破绽,如瓶子摔碎裂纹与背景光影不在同一图层,帽子上的污渍像是悬浮在物体上,甚至有人拿着衣服长出六根手指。更荒谬的是,有些平台只要求有图即可通过审核,导致商家眼睁睁看着钱货两空却无法申诉。低客单价商品如发卡、袜子🧦、拖鞋成了AI骗退款的重灾区。一些买家甚至懒得去掉AI水印就直接提交申请,被质疑后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反正平台能过。”
这不是AI第一次以“造假者”身份出现。换脸视频、虚拟声音、假新闻等套路在生活中反复上演。有人在『直播间』豪刷礼物🎁,事后发现主播美照是AI合成;有人接到“朋友”的语音电话,AI模拟的人声真假难辨。随手下载一张旧照就能拼凑出一段“你在说话”的视频。AI在创作领域的能力早已为人熟知,但在另一面,技术迭代也悄悄为灰产打开了一扇门。外卖平台门店照片、网店商品展示图、短视频内容乃至本地生活平台的五星好评都可能出自AI之手。一边是造假者把AI当作捷径,另一边是平台不得不训练更强的识别模型来应对。
面对越来越常见的AI造假,各方都在加紧反制。国家层面已出台办法对『互联网』AI生成内容提出新要求,一些电商平台也开始推出“反诈智能体”。平台尝试用AI拦截AI,用端云协同识别假图和异常视频。手机厂商也在自带系统中加入反诈功能,当用户在视频会议、直播、通话中出现“异常人像”时,系统会弹出提醒。这场永无止境的暗战让电商平台中的商家疲惫不堪。原本用来降本增效的技术反而让大家不得不在虚拟与真实的边界里继续打假。电商退款里的AI假图或许只是生活中的一场闹剧,但技术迭代带来的真假难辨问题将更加复杂。希望大家多用AI干点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