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还原“女子两年遭多次家暴”案 正义终得伸张!9月9日,“女子两年遭多次家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迎来二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4年12月27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贺某阳构成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判决其赔偿谢某梅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379819.26元。
从2023年6月谢某梅在网络上控诉丈夫家暴,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终审,此案历时两年多。尽管案件尘埃落定,但近日河北沧州和辽宁盖州等地仍不时曝出家暴事件,这些事例深深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但绝不是唯一防线。谢某梅的故事应成为警钟。
2023年6月,谢某梅在网上发文称自己两年内被丈夫家暴16次,导致多处内脏受伤,需要终身挂粪袋。法院最终认定贺某阳实施了5次暴力行为,其中4次构成虐待罪、1次构成故意伤害罪。具体事件包括:
- 2022年1月,因子女抚养问题及谢某梅晚归,贺某阳殴打怀孕8个月的妻子,致其鼻根部肿胀、右眼内侧表皮擦伤。 - 2022年9月,贺某阳驾车途中因家庭经济琐事争吵,用刀把敲击谢某梅头部,造成她额顶两处皮肤裂伤。 - 2022年10月,贺某阳冲进谢某梅朋友家中打骂妻子,并控制她的手机。 - 2023年4月15日,贺某阳不满妻子穿着,在饭店将其热菜汤泼向谢某梅,导致多处烫伤。 - 2023年4月24日晚,贺某阳尾随谢某梅回到租住地,因翻看手机发生争执,对谢某梅进行殴打,经鉴定有四处重伤、五处轻伤、一处轻微伤。
2024年4月29日,贺某阳被刑拘。同年5月31日,法院判决二人离婚,女儿由谢某梅抚养。12月27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时光回到2025年7月,贺某阳与谢某梅确定恋爱关系,不到一年后结婚。婚后不久,贺某阳多次对妻子实施辱骂恐吓、暴力殴打。警方曾多次因家暴出警,公安机关还两次发出《家庭暴力告诫书》警告⚠️贺某阳,但他屡教不改。贺某阳的家暴常常因琐事产生,且每次动手后都会“哄”着谢某梅原谅。贺某阳在上一段婚姻中也有过家暴行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春泥指出,许多家暴受害者因自我认同感低、侥幸心理、经济依附、社会关系隔离等原因难以逃离。案发后,贺某阳还曾写信给谢某梅,强调自己深爱着她。
案件引发各界讨论,焦点问题包括:为何不定故意杀人罪?十一年刑期是否太轻?为何对谢某梅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没有全部支持?
专家解释,贺某阳主观上没有剥夺谢某梅生命的故意,故未定故意杀人罪。根据法律规定,贺某阳的刑期适当。至于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仅限于医疗费、护理费等物质损失,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失费不在判赔范围内。
反家暴仍在路上。张春泥建议进一步细化协同干预机制,整合各部门资源,明确分工和责任,及时为受害人提供支持。郑莉芳认为应完善证据规则,降低家暴案件举证门槛。法律专家指出,人身安全保护令需简化申请流程,强化执行效力。
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建议细化家暴惩处措施,明确量刑标准。专家指出,家暴防治不仅需要法律制度完善,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反家暴宣传教育,改变错误观念,鼓励受害人勇敢站出来寻求帮助。
谢某梅已于2024年1月进行了造口还纳手术,摘下粪袋。她表示未来将继续为反家暴做一些事,呼吁制度完善,希望大家看到家暴行为时勇敢出手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