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也祝福世间的师生都能得偿所愿。
近日,烟台一小学校门口发生了一幕感人的场景。新学期第一周的周五放学时,一群刚升初一的孩子围在他们小学母校的一位女老师身边。其中一名小男孩看着老师一边哭一边诉说,老师则不停安抚这些她曾经呵护过的孩子。拍下这一幕的家长表示,看到这个场景自己也忍不住落泪,许多网友对此心有戚戚。
今天是教师节,无论是在相关视频留言区还是『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都在回忆自己的恩师或学生,重温美好时光,重申健康良好师生关系的真谛。一位当教师的网友提到,曾教过的学生回母校找自己,把自己团团围住,那一刻他明白了当老师的意义。
对孩子来说,成长意味着不断挥手告别;对老师来说,育人则是不断地目送孩子们的背影消失在远处。在这场时间的旅程中,我们可能会无可挽回地失去很多熟悉而亲切的面孔,会遗落那些细微的情感,也会留存无数的记忆碎片。这就是师生重逢的那一刻既欢欣又酸楚的原因——有些老师,再也教不了我们了。
学生的眼泪是对老师最真实的评价,清澈眼泪包裹的是感恩、顿悟、体恤和期待。而这何尝不是老师用深沉之爱投射孩子心灵的结果?据报道,视频中被孩子们围住的老师姓吴,她曾是那群孩子的小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从教近30年的她,以“尊重每一个孩子”“包容孩子小缺点”的从教理念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多年前,笔者参军入伍,临行前收到了一封信,写信的人竟然是英语老师。平日里,我和苦苦劝我不要偏科的英语老师“对着干”,一到英语课就看文学书,是出了名的“英语渣”。我以为她讨厌我,然而她在信中告诉我,她非常看好我的写作才华,也为我梦碎高考感到遗憾,希望我相信自己,不要轻易放弃。这封信,这位老师,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怀。
对于教过自己的老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深厚的师生情源于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精神引领,都需要教师把学生放心上、真诚相待。
当下,一些老师为如何与学生相处感到困惑,面对性格各异特别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加之工作繁忙,一些教师难免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怀疑当初的职业选择。但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心很容易连接,只要老师做到平等交往,以人心换人心,相信一定能获得孩子们的信任,也一定能感化所谓不听管教的孩子。像吴老师那样被学生想念、被“团团围住”的成就,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90多岁还坚守在讲台的叶连平老师说过,“我是百万富翁又怎么样”“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这些话语于平实之中闪现着人性的光辉。所谓“大先生”,就是以超然的格调和境界,帮助成长中的孩子塑造人格、打磨心性、指引前路的灵魂『工程师』。“大先生”们的默默付出,让人间草木得到了持续滋养,也必能得到最好的收成。
此刻,说一声教师节快乐,也祝福世间的师生都能得偿所愿。